承影雖然有眾多的船舶設計圖,但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區,對船只的需要也大大不同。所以你到了不同的世界觀下。船只的形態也需要因地制宜。
這些本地人通過實踐得出的結論,提出的建議都是寶貴的經驗,對于船舶性能的提升有著重大幫助。
承影將知識和大題的設計圖給了他們之后,就任由他們自由發揮了,鋼鐵那是管夠的,各種特殊材料,也是只要申請就能獲得。
最重要的是得到第一艘樣板船,接下來的戰艦就都可以以這個為模板進行量產了,以這個被魔改之后的漢帝國的產能,就算是戰列艦,也能像是下餃子一樣下。
漢帝國的海軍,也在飛快的重新組建,和以往以接舷戰為主不同,更換了新式戰艦之后,海戰的戰術思路已經變成了遠程打擊敵人,以摧毀敵人戰艦為目標了。
在上一次全軍覆沒的戰役中,漢帝國的海軍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太史慈指揮的艦隊,除了作為白馬義從的起飛與休整平臺之外,幾乎沒有取得任何戰果,幾乎全都是距離老遠,就被敵人一發主炮干碎了。
就算是想要沖鋒,也根本沒辦法靠近敵人的戰艦,就被一發發炮彈轟炸沉沒。
這也讓海軍明白了,巨大開闊的海洋之上,遠程攻擊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對遠程攻擊的防御能力的重要性。
原本的漢帝國戰艦,是將戰艦當做了移動的城墻,云氣也是強化戰艦本身的強度,戰爭之中則以撞沉對手與接舷戰為主。
而現在則改成了戰艦以強化護盾為主,戰艦本身則遵循著無害通過的原則,也就是讓敵人的遠程攻擊直接貫穿戰艦,而不損害重要設施,在貫穿后迅速修補漏洞,這樣炮彈就能難以在戰艦內部殉爆,引發進一步破壞,就算護盾碎了。也能挨更多發炮彈而不沉沒。
這種戰術思想如果碰到同一時代的海軍,絕對能打出碾壓級的效果,可惜作為他們對手的人,也同樣知道這樣的理論,相差最多的,不過是資源與人力,而漢帝國最大的優勢也就是人多勢眾。
【未完待續】
求收藏,求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