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直覺告訴獨孤博,氣運的的結算方式,很可能是做加法,而不是做乘法。當然,在這種連量化的無法做到的情況下,討論氣運的算法并沒有意義,但他直覺自己的實驗,有很大的概率成功。
星球級粒子對撞機的管理員表示預算還算充足,獨孤博至少有三次機會。
“好,我明白了,召集其他的相關研究員吧!我的嘗試未必會成功,但整個過程多一些人進行觀測,統計數據,也是好的。”
靈感這種東西,誰都說不好,這東西不見得就是越聰明的人,越容易誕生的,因此參與到科研中的人數,也是影響科技進步速度的重要指標。
不一會,戰艦甲板一樣的操作大廳,就擠滿了人,足足兩千多相關項目負責人全都來了,并沒有誰抱怨什么,畢竟來一趟實驗室,也不是什么麻煩的事情,傳送坐標直接被他們留在了自己的座位上,咻的一下就過來了。
以至于操作大廳中的畫面相當玄幻,一陣陣白光之中,便有一個個人來到他們的座位上,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什么大召喚術呢。
待眾人準備好后,他們的實驗便開始了,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測,獨孤博親自上臺按下開關,加速力場啟動,兩組粒子將被加速到接近光速,而這個過程中,誰都沒有辦法精確的控制粒子的軌跡,會有哪些相撞,以及相撞后,是否會破碎,破碎后誕生的微子又何去何從,全部都是概率事件。
遇上好的裝置,能夠成功捕獲,并且穩定收容到一顆微子的概率微乎其微,隨著加速開始,1點藍光從點火處亮起,飛速的環繞了輪回盤一周,這還沒完,看環繞的速度開始越來越快。一開始環繞一周還需要一秒,第二圈的時候就只用半秒了,當藍光的環繞速度接近一秒七圈的瞬間,碰撞發生了。
雖然加速的粒子質量非常小,當在碰撞過程中依舊釋放出了龐大的能量,無數肉眼不可見的微觀粒子四散飛射,所有人都緊盯著探測器傳遞回來的數據。
和幾乎每次一樣,并沒有太過出乎預料的數據,也沒有成功捕捉到微子。
獨孤博并不氣餒,失敗的實驗才是科研工作過程中的常態,其他項目負責人也對于測試的失敗沒有表現出多大的失望。
照例記錄數據,上傳分析,這些工作重復而枯燥,但所有數據無疑都是有意義的。獨孤博等待大家整理完畢,自己也把數據收集的差不多,再次來到個控制臺前。閉上眼睛,全靠直覺的調整了一番參數。然后再一次按下了開關。
雖然并沒有什么特殊的現象發生,但就像是游戲打boss的時候一樣,莫名會有一種直覺,這把必爆!
【未完待續】
求收藏,求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