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等若想要保住自己的博士之位,保住各自的師法家說繼續占據朝堂一角,就得想辦法,將壞事,變成好事!”
“如何變壞為好?”田王孫一籌莫展。
可說完話后,后蒼卻閉上了眼,好似睡著了,他累了,剩下的事,交給年輕人們去想吧。
倒是有過一次甩鍋給董仲舒經驗的贏公有了主意:“諸位,很快就是元鳳六年,再過一年,大漢就又要改年號了!”
此言一出,眾人恍然大悟。
古時除了極其特殊的“共和”外,是沒有年號的,只以帝王紀之,直到漢武帝時,開創了這一規矩。
因為最初時漢承秦制,連德行服色都沿用水德黑色,所以從建元到元封,哪怕是追加的紀元,也是六年一改,因為沿襲秦朝的“數用六”。
直到太初改制后,德行服色改成土德黃色,數用四,于是四年一改年號。
而按照昭穆制度,到了今上,又要六年一改元。
按照漢武帝改元的規矩,一般要以祥瑞來為新的年號命令。
比如“元光”,以天中有長星掠過,本來也是災異,被當時董仲舒公孫弘等人硬生生說成祥瑞。
“元朔”,是遇上了七十六年一次,難得一見的朔旦冬至吉日。
“元狩”,是在狩獵得到了一角的麒麟神獸。
“元鼎”,是在河東挖出了古鼎,“元封”,則為封禪泰山這件大事。
至于今上的“元鳳”,同樣是因為前一年,某地出現了鳳凰的祥瑞。
翼奉苦思冥想:“后年就要改元了,但各地并未出現合適的祥瑞,是否要……”
言下之意,他們是否要偽造祥瑞獻上,以討好大將軍和陛下,好讓朝廷對齊學幾位博士犯的錯誤高抬貴手。
“何必舍近求遠。”
贏公苦思冥想,認為現在齊學四個學派都自身難保,就不要一味與西安侯和典屬國為敵了。
而朝廷討厭齊學總是拿災異做武器干涉朝政,綁架輿情,可對他們奉獻祥瑞,夸贊執政者治國有方、風調雨順倒是很鼓勵。
人都一個樣,忠言逆耳,他們作為忠臣想要在朝中存活下去,有時就得昧著良心說說好話。
贏公掃視在場幾位齊學同盟,大膽地提出了建議:“如今西安侯在樂游原擒得紫電,又獻避雷之術杜絕宮室宗廟為天火所壞。也是一種稽古以來,前所未有的祥瑞啊!”
“如此便能一舉兩得,既與西安侯講和賠罪,讓他勿要窮追不舍,又能叫陛下和大將軍歡喜。”
面對幾個目瞪口呆的同行,已經完全不要臉的贏公高興地拊掌說道:
“吾等不妨上書,提議新的年號為……”
“元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