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回歸,除了馮嫽和瑤光要送她去玉門關外,以及一些服侍的女婢仆人,解憂太后的隊伍居然寥寥無幾,她卻對此頗為自豪。
“一如征戰,壯士先歸,將軍后行。”
烏孫太后的尖帽冠早已被她卸下,換上了當年和親時帶來的漢式襦裙——她居然還穿得下,接著披一身紅色的袍,帶上當初的旌節,端坐到馬車上,揣著兩分忐忑,五分激動,三分不舍上路。
倒是赤谷城的老少對太后頗為留戀,不管是烏孫人還是漢人,都聚集在城中城外,朝解憂下跪稽首,數萬人齊齊呼喊著一個相同的詞,一聲接一聲。
“母親。”
“母親!”
就像解憂稱制為自號烏孫太后的那一夜,只是當初烏孫人多是迫于漢軍刀兵的恐懼與敬畏,如今則是愛戴居多。留在赤谷城的漢人能理解解憂,但烏孫人更希望她能留下。
馬車被阻擋不能離開,解憂只能從車上站起來,朝她的臣民們作揖。
“我做了三十年的昆彌之妻。”
“也做了十年的烏孫之母。”
“可今日,我只想做回女兒,做回大漢的公主!”
“我想回家!”
當年烏孫人墊著腳好奇觀望的烏發公主,如今卻已是年近六旬的花白老嫗。
烏孫人緘默了,慢慢讓開了道,哭泣著看解憂的馬車越走越遠。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托異國兮烏孫王。
穹廬為室兮氈為墻,以肉為食兮酪為漿。
居常土思兮心內傷,愿為黃鵠兮歸故鄉!”
秦琵琶的聲音從車側的馬上傳來,但樂曲不再悲傷,是瑤光在彈,尤其是最后一句,充斥著金鐵之聲,昂揚向上,那尾音真如尖鳴著沖上天際的黃鵠!
“愿為黃鵠兮歸故鄉……”
解憂撫著懷中那陪伴了她四十年的牌位,那素未謀面的苦命姐姐,輕聲道:
“細君阿姊,你我這就化作黃鵠,展翅高飛,回家去!”
……
PS:第二章在0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