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聽這小子的,先用‘修治齊平’猛烈搶攻。之后使出那三式。等下下聽我口令再開始。”冷父又一次傳音入密。
冷無涯飛仙九的境界,以及幾百年的經歷,何等眼光,自是看得出來:兒子劍法立意稍微一變,場上形勢立變,馬上扭轉劣勢。
還有這年輕人所指點數招,細細琢磨,均是這幾招要害與關鍵,他自是當機立斷,怕兒子因憎惡此人,不肯聽話。
許多人在琢磨,靈力全部灌注劍身,這對于劍修來說,是明顯不合常識之舉。
除非想削斷別人手中之劍!
小乙又細細觀察雙方片刻。
“火候終于差不多了……”小乙這聲喃喃自語,恰似涼爽的秋風掠過身側,清冷悠遠,沁人心脾。
“就在此刻!”
小乙的話音剛落,冷無涯冷冽的聲音,傳音入密在冷鴻鵠耳邊響起,如洪鐘大呂,似當頭棒喝。
其實,小乙和楊蘿莉二人對話,不僅全場都聽到,場上二人聽得更仔細。
西區梵志當時心頭先是暗怒,后是嘲笑。
暗怒是到現在,他已經明白,剛剛這小子贊美自己那劍招,卻是戲耍自己,陰了自己一把,目的是讓對方記住那招“志存高遠”。
嘲笑是內心發狠:我特么的,絕對不會再用‘志存高遠’此招了,如果用了,我寧可把自己手砍下來,如此,你能奈老子何!
可是,他忽略了幾件事,小乙從來不曾說過‘修治齊平’,他也不認識哪招是‘修治齊平’。
再說,他連‘童子拜師’、‘程門立雪’、‘浪子回頭’三招,也傻傻分不清楚,對不上號,小乙開始告訴冷小子的,不是這個順序。
他只認識自己潛意識中嫻熟無比的‘志存高遠’。
小乙是因為他曾在上古戰場秘境那人魔大戰古戰場得到無數劍譜劍經,他神識又無比強大,他經常閑來無事總愛復刻看看,他識海中各家劍譜劍經劍訣已成汪洋。
再者他是很高明的劍修,對劍法本來就敏感,識記更容易。
另外他靈覺敏銳到驚天動地,哪怕小聲低語,他也聽成洪鐘大呂,清楚明白。
臺上比試,臺下總有師兄弟指點評論,他逐一參照對應,當然比現場任何人都博聞強識。
還有更關鍵的,場上二人其實在伯仲之間,無三兩百招,分不出勝敗,就給了小乙更多觀察時間和詭計空間。
如果他倆差距巨大,一出手幾式結束,大羅神仙也搞不出太多花樣。
果然,再看場上。
小乙暗算梵志給姓冷的留出時間,冷鴻鵠果然不笨,對方頻頻使出揮手上撩一式,就叫‘志存高遠’。
經小乙“贊美”這一式,梵志前前后后使出不下五六次了,他怎能不馬上認出。
冷鴻鵠本來領先,壓力小了,輕松應對的同時,先在心里完整把
(本章未完,請翻頁)
對手的劍招路線和自己這四招的應對想一遍。
瞬時明白了,自己‘修治齊平’此招,對方‘志存高遠’揮手上撩,當是最佳應對,而自己用“童子拜師”則克制‘志存高遠’死死的,銜接也如行云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