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凡也并不忌諱的以一道信息量稍微多一些的意念回敬了過去:“我的心理和性格上雖然有很多毛病,也并不能完全克制內心的種種貪念甚至怨念,但我卻并不是以自己達到力所能及的最強實力為唯一追求,而是有其他一些理想和訴求。我想,正是這種理想和最終訴求讓我比你更接近良善境吧。不得不說你們這些土著修士哪怕所謂的主角級強者也是一樣:格局太小了,除了愛情感情與變強就沒有其他的東西了。。。”
張凡并沒有去說自己的理想究竟是什么,也沒有在良善境都沒有被證明,世俗社會百分之一選拔級別的人品都沒有的情況下鼓吹自己多高尚,那那至善圣火的中的靈魂似乎也還是終究感覺到了什么,漸漸消散在了無形之中。
對于這種精神力乃至本身修為比自己還高的強者,張凡沒有太多的憐憫。一般來說,同情和憐憫總是會習慣性的奉獻給比自己弱小的人或動物而絕非能夠威脅到自己的人或動物。尤其這一系列同化神強敵的決戰并不輕松,幾乎耗盡了張凡相當部分的家底。而張凡闖蕩修行界的閱歷雖然談不上有多豐富,卻也吃過不少的虧,并不敢在這個時候留下太大的隱患,哪怕消滅掉這些化神強者會讓自己喪失不少消息渠道也是如此。
這一系列的交戰讓張凡的最大感悟就是自己的知識面還是太窄了,在同真正的強者交鋒的時候很明顯就感覺到了巨大的威脅和短板。
在讓乾坤盾內的不少人暫居在中央圣城內不至于耽誤太多的時光之后,張凡回到了中央圣城的藏經閣內,直接從第五層元嬰境界的功法乃至其他相關一些知識開始補課。
元嬰級別的功法乃至相關的其他書目大概有三萬套左右,范圍進一步縮小,可是消化的難度卻遠遠不止十倍。此時此刻張凡也估算道:自己的精神力因為也就是化神境界,在不消耗太多時間的情況下是根本沒法把大多數元嬰級別的功法真正全部掌握的,哪怕是一部分流派那也極消耗時間。因此,張凡把重點放在了跟自己此時總結出來的適合自己的戰斗力提升方向的兩套基礎性典籍之上,一是玄法正派的重要基礎性功法秘典之一《雷源》二是一門符箓類的隱身類的基礎性功法《玄心無影訣》
在張凡看來,這個世界上很多攻擊性的法術乃至武功都有太多的缺陷,其要訣帶有很大的經驗性,并不一定科學。而很多基礎性類似于內功心法一類的東西雖然也受這個世界經驗主義思維模式的局限,卻往往能夠給自己更多的一些啟發。尤其是同自己的現代設計思想和理念相結合的時候。
“以往我施展雷術,不論是神雷炮還是星辰訣,都太過依賴于自身人造內丹乃至乾坤盾內儲備的能量了。或許正是因為自己擁有種種儲備能量的手段,而讓自己忽視了有效對天地間某種隱藏的能量的利用,這其實并非玄法派高階修士的正路。。。”張凡在以精神力粗粗的瀏覽了一番不由的嘆道,可是仔細一想也不對:利用外部的靈力和能量的能力,其實也跟自身內部所能掌握的能量相關。歸根結底:自己內部的功率輸出才是很多戰斗力的基礎。只是:在應有了兌換天地能量的時候,就可以實現更有效的鎖定攻擊。以往自星辰訣功法似乎表現的比較雞肋,最大的局限可能就在于不論飛行的時候有多塊,在真正面臨強敵的時候都會給對方應對和防御的空間。如果不是對方對于自己這種“敏攻系”的對手似乎還不是很適應的話,說不定以后在應對強敵的時候就會遇到更大危機。。。
就這樣,藏經閣內,張凡的從元嬰期書籍的了解重點放在了主要與自己戰斗力構想建設相關的方向上,而對于其他功法,其威力和特點是什么,層次乃至相關外在征兆是什么,這些才成為主要的了解方向。
這樣一來,整個元嬰期相關的內容和只是掌握一下子就輕松了很多。而且在張凡研習幻術陣法類符箓還有隱形功法的時候,在元嬰階段最大的一個收獲就是了解了那些精神力類的妖獸,應該怎樣去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