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包括張凡在內一些比較精明的人還都清楚,對方既然似乎是精心策劃了這一次伏擊,一次在一八五軍團面前擺出四個七八千人軍團總共三萬大軍的有生力量,那就說明總計準備投入的軍團很可能不止四個,這一次恐怕對方的目的不是讓這一帶還算戰斗力比較突出的一八五軍團傷亡三四成傷筋動骨那么簡單,很可能還有著給與整個一八五軍團殲滅性打擊的目的。。。
此時的張凡見到這種狀況,心中不由的稍稍有些猶豫。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自己將自己的實力范圍局限在一個比較突出的伍長范圍內,那毫無疑問是很難從根本上改變一八五軍團所面臨的被動局面,要是有機會臨時調整成為郭坤身邊的親兵,有能力在一個比較穩妥的內向做為預備隊或火力支撐點則或許明顯要好上許多。
就這樣,為了突圍,首先在負責指揮整個軍團的郭坤的率領之下,方圓六七十步、縱深五列的整個方陣開始全速的向后撤退。煉虛境界的修士們的精神力優勢也在這個時候體現無疑,即便是接近全速的撤退或跑步中,也能做到步調相對一致乃至陣型十分嚴整,而隊列訓練再如何精通的凡人軍隊也做不到這一點。
然而郭坤似乎還是低估了敵軍軍陣的移動速度,不知是用了什么方法乃至手段,敵軍軍陣的運動速度在人數更多的情況下似乎機動速度也要更快一些,最終四個軍團在追逐了十多里之后還是從四面八方將整個一八五軍團團團的圍困起來。整個軍團的兵種主體都是一手持盾牌一手持短矛的槍牌手,幾乎沒有在一線的官兵中有近戰兵。只有各指揮明顯修為較高的指揮使三是某種意義上的“投射兵”。
似乎步入到煉虛境界,因為力量的空前強大,已經找不到什么彈性材料可以有效的制作合用的弓弩了。因此各指揮火力輸出的主要手段其實是一種沉重的標槍。在張凡的大致推算中,那標槍的重量可達上百億億噸的級別,如果不是這位面完全不同于地球的世界,張凡懷疑如此質量巨大的普通標槍大小的物體恐怕早就會塌陷成為黑洞了。
大致比虛第十四五品左右修為的高手投擲估算百億億噸重量左右的標槍的時候,似乎也回到了一個常人精兵一般,頂多也只能把這輕標槍摸樣的武器投出不過五六十米左右的距離。
然而,這五六十米左右最大投擲距離的標槍卻似乎有相當的妙用,這個射程恰好是整個軍陣的半徑稍稍大一些,在整個戰術集團大體形成一個近似圓陣的戰陣的時候很容易從中央的位置上透支到各個方向上進行火力支持,尤其是對那戰線比較危急的地方進行拋射火力支持。
這種戰術是凡人的軍隊很難運用的,因為就算是最頂級的標槍透支手也無法在五六十米左右的距離上保證實戰條件下的米級透支精度。更何況因為凡俗界標槍的目標特征明顯,飛行速度往往較慢,很容易就會在戰場上被躲避掉,這是不同于弓箭只能起到壓制作用的原因。因此即便是古羅馬軍團要么是選擇在早期使用更輕的標槍當做遠距投擲武器,要么就會使用沉重的標槍在比長兵器略遠一些的距離上投擲,很少使用這種類似奧運規格不上不下的某種所謂的“輕標槍“在整個戰術軍團的中央做火力壓制用途,不過對煉虛修士軍團來說這似乎就不是一個太大的問題了。超強的操作能力導致只要在這沉重的標槍之后安裝細細的絲線進行“遙控制導”那標槍就似乎能夠如同傀儡一樣從最頂點向下滑的時候就能以各種方式精確的對目標進行鎖定攻擊。
據說尸族一般修士的法術同人族打不一樣,可是在這獨特境界的煉虛戰場,能夠運用的力量也只有身體之力的情況下,攻擊方式也同人族大同小異。因為精神力方面不如人族修士,對方投擲過來的標槍相對好躲避和攔截一些,即便是整個一八五軍團遭遇都合圍,四個方向上的敵軍千夫長輪番以十多倍的射速和密度將標槍透支過來,似乎也無法對郭坤等五名指揮使構成有效的壓制。大多數標槍都被身邊的親兵攔截外加上那些指揮使自身的規避躲過去了。
在這種情況下郭坤等人投擲標槍的速度當然也在左躲右閃之中受到了一些影響,不過平均每分鐘左右還是能夠將至少兩枚標槍投射出去,整個一八五軍團還是保持了每分鐘十發左右接連不斷的標槍透支速度,在比尸族更強的力量還有精神力控制之下,一半左右的標槍都似乎如同擁有生命力并且能夠精確制導似的,專門對準對方盾牌和鎧甲掩護不到的面部眼睛部位、或者比較薄弱的關節部位展開攻擊。尸族身上那些僅僅防止一般小兵投射襲擾的鎧甲在這種情況下往往就和紙糊一般脆弱的被捅破了。
然而,命中對方的空心三棱標槍在自動斷裂之后卻不會有鮮血流出,很多尸族士兵拔出身上要害部位的標槍之后繼續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