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在張凡乃至身邊傀儡接連不斷的糾纏牽制乃還攻擊的情況下,接連有兩名這一次準備伏擊自己的大乘強者最終在連綿不斷的糾纏之下耗盡了能量,而其中一人則最終逃亡。張凡也多少付出了十多個還算有一定層次的傀儡為代價。這一戰過后,張凡才陡然有一種“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感覺。
至少現在來看,潛伏在無垠大陸大乘層次位面上的地獄界修士都奈何不了自己,或者說不會輕易讓自己陷入危險,那么很有可能在自己真正飛升之前,只要不遇到太大的意外,自己的前路至少會迎來一個小小的坦途了。
此后,掃蕩了整個海龍一族并且又有了不少繳獲的張凡開始重新進入乾坤盾內開始修煉起來。當然,此時的張凡也開始發現了一個問題:在自己進入大乘境界之后,似乎在并不算高的一個層次上單純的修煉,就算是依靠數以億計的超品靈晶組成的法陣來進行修煉,也很難有以前正常速度的進展了,似乎是遭遇了什么重大瓶頸似的。張凡憑借著此時擁有的過去所不具有的一些悟性似乎大致能夠猜測出來:自己應該是遇到了大乘境界內某些獨特的法則束縛,或許:只有真正與那些大乘修士們打交道,被真正認可為一員之后才會有一些提升自己實力的辦法。
當然,張凡并沒有因此如何的煩惱,回想自己在無垠大陸之上的修煉歷程,為了最快的提升自己的實力,并非完全是依靠正常路線的修煉之路,在很大程度上也借助于外物對自己的提升。只有“不按套路來”自己這種并非擁有巨額修煉資源的散修一般的“天選之人”才真的有可能與眾不同。這也是自己這些年來進行修煉的一種感悟。
因此,此后的張凡開始認認真真、踏踏實實的按照自己現在能夠想到的辦法并充分利用進一步提升的乾坤盾內超級智能來制作更高級別的傀儡。特別是利用那些大乘初期海龍族修士的身體材料來進行充分的“精加工”力求讓其擁有至少大乘十五品左右修為實力。這樣一來,不算太多并且容易在實戰中充分發揮實力的三百名大乘十五品左右傀儡修士組成的實力就可以讓自己能夠在綜合戰斗力上突入大乘巔外境界的門檻。
按照張凡了解到的這傀儡之術的一般原則,正如很多玄幻小說內所表現的那樣:怎樣讓傀儡在擁有足夠智能、足夠實力、并且擁有遠超主人實力智力的情況下還擁有足夠的安全性,其實是這種法術的一個最主要的瓶頸。
只不過對于如今的張凡來說,通過此時的一些感悟乃至明悟,似乎開始找到了一種破解這個“終極瓶頸”的方法。特別是擁有無數輔助符箓制造經驗,乾坤盾內超級智能的張凡來說。要在修士的戰斗中擁有足夠的應變能力,似乎也并不是必須擁有很強的自我意識。在“弱人工智能”的范疇內,應該也能夠通過充分的“程序設計”來解決這個問題。
就這樣,乾坤盾內的張凡開始走向了通向這無垠大陸巔峰境界的似乎最后一次持續時間比較長的戰備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