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的時候,張凡是用從那些法寶原理參悟出來的方法將外界巨大的能量源源不斷的轉化成自己所需要的靈力能量。也就是說通過某種法寶原理的方法來不斷的激發自己體內的修煉潛能,本質上是一種修行加速的方法。這當然也可以說是很大程度上的突破了。但按照張凡的大致估算,用這種方法還是有很大局限的,那就是能量的提煉轉化效率還是不夠理想,而且在運用的時候還是會受到自己自身修為的某種局限。尤其是自己要在出世的時候達到整整相當于一個世界總等級上下限規模的神界巔峰的話,按照之前的經驗和一些傳說:單體戰斗力需要再有一輪十的一百零七到一百零八次方倍的提高,那即便長期下來修煉的速度達到每年提高百分之二的單體戰斗力也要花費超過萬年的時間。
萬年的元壽對于此時的自己來說似乎并不算什么,可是張凡的心中卻總有一種莫名的感覺:一切應該不會這么順利的。或者說如果自己在達到神界巔峰程度的時候如果明顯在年齡上并沒有出眾的優勢的話,說不定在接下來的修煉和突破中就會遇到不小的麻煩。
張凡在此宇宙位面上施展時間之道的時候也終于變得更為輕松,很快就來到了一個屬于過去五千年前左右的異位面同地點的宇宙空間。并嘗試著在這獨特的宇宙空間內選擇了一個比較合適的天體,將其人為的主動透支能量塌縮成一個不大不小的黑洞。并利用黑洞內部的能量在利用位面變化導致的規律不同的某種獨特方法開始嘗試著能不能將這些轉化為靈力能量,集中于自己專門布置的靈力存儲空間法陣之中。
雖然這種方法一開始的時候讓張凡有一種霍然開朗之感,可真正能夠以能夠讓自己滿意的速度將空間與黑洞能量轉化為另一位面的靈力能量也消耗了此時此刻張凡將近百年之久的時間。
這百年左右的時間給予張凡的收獲是巨大的,在同時能夠運用巨大的靈力能量和空間能量,加上自己所掌握的一些獨有技術,測算乃至模擬分析能力也得到了空前加強,以前似乎根本沒有頭緒的一些事情也漸漸清晰了。在宇宙空間中制造出的獨特“空間靈力顯微鏡”的觀察之下,以往根本察覺不到的精神力基本粒子也漸漸的被張凡察覺出來,并了解到其本質仍然是一種獨特規則、并結合了空間能量與電離能量的靈力粒子。在這種情況下,張凡也開始能夠真正的將空間乃至其他形式的能量轉化為任何自己所需要的精神力能量乃至靈力能量。
如果說唯一的障礙,就是將這些轉化過來的龐大靈力乃至精神力真正的融合到自己的道體中,并且還要盡可能的不留任何隱患,仍然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即便以張凡此時的能力和手段,在那獨特黑洞能量孕育的情況下平均每年也只能提高百分五的單體實力總和,或者只是將自己內在的修為能量總數提高不到百分之一左右的樣子。如果考慮到路途中行軍乃至尋找和加工新的星體與黑洞做為新的能量來源,在張凡估算之中平均綜合實力增長能達到每年百分之三或者不到每年百分之零點六的內在自身能量增長就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當然,此時的張凡已經不是無垠大陸時候那個似乎在很大程度上還擁有著太多浮躁之心的修士,經歷了不少次以千年計為單位的修煉,張凡對于這種事情也很坦然了。如果能夠持續下去,即便平均一百三四十年左右的時間才能提升折合原來一層左右的實力修為,那毫無疑問也顯現的很可觀了。
在修行的同時,張凡也沒有忘記利用此時自己似乎變得比以前更為強大的模擬推演能力乃至冥想能量鉆研在假設自己擁有比現在強大不少的情況下,可以擁有怎樣的新神通,特別是利用時間之道乃至空間之道的能力。
這種推演之中張凡也大致明白了道祖巔峰極境或者乃至神境層次上的修士同之前境界的許多不同,隨著自己修為實力上的提高,似乎自己的戰斗力對算力乃至推演模擬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了。假如當自己遇到一名與此事的自己勢均力敵的對手,同樣也能熟練的掌控時間之道往來于一定范圍的現在和過去。要在漫漫的多維空間之中同對方鏖戰,不停的在掩蔽自己的情況下尋找對方的所在,實際上就是一種算力的比拼。營造假象或者感知不同尋常的地方似乎都是如此。
同時隨著自己似乎能夠調動很大規模層次上的能量,張凡見到的空間乃至世界范圍也越來越廣闊,不是自己的修為能量顯得太過龐大了,而是顯現的太過渺小了。張凡在推演中似乎意識到:只靠自己一個主意識和主戰斗力真身在浩瀚的無數個宇宙與對方鏖戰很大程度上是杯水車薪,即便穿梭乃至行進的速度再快也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