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樣接連不斷的掃蕩并沒有持續太久。當張凡接連滅掉七處竹樓地宮之城,并按照新的感知向威脅方向前進的時候,自己在認真感知的時候突然有了一種心悸的感覺。通過之前的一些經驗,張凡明白這不是什么好現象。雖然在之前的交鋒中自己看似擁有碾壓對手到毫無還手之力的能力。但這基于一個前提:對方的力量是分散的,還沒有做好集中真正意義上的力量同自己展開一次“對決”的準備。可從張凡向一處山谷前進時心中一些微微有些不太正常的感知來看,似乎這種警兆有些過頭了。說不定就會有什么自己無法應付,或者有可能給自己帶來危險的事物等待著自己。
這種預感其實算不上太過強烈,張凡并沒有十足的把握確定自己前進一定會遇到危險。但下意識的謹慎,還是讓張凡最終放棄了這一次冒險的打算,向另一個方向折轉前進,并盡可能的清理掉自己不遠處似乎在監視自己的一些云中的奇鳥。
當張凡折轉另一個方向逃去沒有太久的時候,終于感覺到似乎在自己前方三里一外的地方,規模至少數以萬計的奇鳥如同蝗蟲一般遮天蔽日的升起,并向自己逃離的方向圍攏過來。
此時的張凡也不由的有些心有余悸。從過去自己的一些交鋒經驗來判斷,如果真讓這些東西圍攏過來,自己還真有可能因為壓制和消滅這些奇鳥的速度趕不上對方進攻接近的速度和數量從而陷入危險之中。
一開始的時候張凡的主意是盡可能逃離,尤其那奇鳥雖然擁有獨特在天空中的保護色,可是速度談不上很快,以自己如今的身手逃離似乎還是沒有太的問題的。可張凡也知道如果下次自己再遇到這樣的陣仗,說不定就未必有現在這樣的運氣了。對方的這些手段沒有對自己形成有利的伏擊合圍之勢,那就應該不畏危險的給予其迎頭痛擊削弱對方力量才對。
這樣做似乎仍然也有些冒險,只不過此時的張凡似乎在某種程度上也開始具備了似乎只有名將才會具備的一些素質,能夠將邏輯和勇氣最好的結合起來,從而最為快速的做出決斷。
就這樣,在逃離的過程中,張凡始終小心翼翼的控制著足夠安全的距離,并不斷展開大面積的壓制和清剿。當那規模不小的奇鳥之群企圖從更遠的距離上展開包抄圍攻,或者有很多部分消散到自己看不到的距離以外的時候,張凡則果斷的沿著既有的方向展開突圍撤退,連續幾次躲過了空中接過來的這些奇鳥群的追擊。
大概一刻鐘左右的逃亡過程中,張凡也讓四五千規模的奇鳥在猛烈的打擊之下失去了生命。特別是張凡意識到這種相對被動的情況下壓制反而不如逐次給予對方真正意義上打擊的時候。
或許是覺得損失太大了,此時此刻這些空中的對手也開始展開撤退。本著“敵退我進”的原則,張凡又幾次展開冒險游擊,消滅了上千奇鳥,才最終展開了逃離撤退。
張凡當然也沒有放棄給予對方足夠打擊的機會,暫時的擺脫也是為了再一次的突襲做準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