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有利的風向,早就準備好的煙車釋放的煙霧向著平陽新城西城主攻方向上漫漫的飄蕩而來,速度并不是很快,但不過三五分鐘左右的時間就已經距離很近了。這些煙霧也不是尋常的煙霧,似乎并不會在風中飄散的太高,而是會集中于不過十丈左右的范圍,因此濃度上似乎反而顯得并不算低。如同一種獨特彌漫在地面上的云霧一般詭異。
正如展開攻擊的將領所期望的那樣,在那如同云霧一般的煙霧接近目標還沒有太遠的時候,就可以大致看到兩里外平陽西城城頭上的很多射窗似乎都在很短的時間內關閉了。
雖然從異位思考的角度講,負責指揮大軍的人物雖然也是從下層選拔而來,并不了解一些核心的東西,但也并不是太愚鈍的人。明白平陽新城一定擁有一定應對這種措施的手段,只是不知道那種手段究竟是什么罷了,也不知道自己的一些準備究竟能不能排上用場。
“讓準備好的人進攻看一看吧!”
當軍令下達的時候,早就有所準備的一萬名做為試探的預備隊騎兵在帶好了專門的頭罩、飲用了一些獨特的東西之后駕馭著同樣有一定防護措施的馬匹緊緊的跟在那獨特煙陣不過十余丈距離的后面漸漸的向城頭接近。
當煙霧似乎不再前進的時候很多人都知道距離對方的城頭應該已經不遠了,紛紛開始下馬并攜帶著早就準備好的登城工具乃至縱火工具展開了前進。用準備好的獨特木梯準備在煙霧之中進行登城作業。
這些事情如果是沒有多少經驗的尋常人來做,可不是一件容易的是,但是對于在兩三年的時間里進行了不少訓練和專門演練的人來說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當初西山江湖界和東原國的交鋒過程中,一些常見的此類情況下的防御手段人們還是見過的。比如說利用獨特的空洞釋放默寫燃燒或者潤滑用途的液體以阻撓攻城。利用某些壓力裝置來判斷攻城的一方在數丈以內的兵力位置及重心,并展開有針對性的攻擊等等。因此用遠比城頭更長的云梯登城似乎是一種笨辦法,但俄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得已的選擇和手段。至于為什么不用鉤索之類,就是在決戰測試沒有爆發的時候很多人也看的出來:那平陽新城封閉式的城頭外圍不僅用金屬包裹著,還在很大程度上有一定的弧度,并不是那樣容易通過鉤索一類的東西來攀登的。
就這樣,在平陽新城似乎放棄了一切抵抗的情況下,負責試探性攻擊的隊伍很快就摸到了城頭的邊緣,并熟練的攻上了城頭。進攻的士兵們牢記出發前的教誨:攻上對方城頭上方的時候不要站立,而要盡可能趴著走并將獨特帶有彎曲支架的金屬盾背在身后。這樣做的目的當然是防止過大的壓強讓守方會通過一些獨特的手段判斷出登頂之人的所在位置并展開相應的防御。
然而,這一次進攻的一方還是有些低估防御平陽西城的守軍那層出不窮的手段了。就在此時此刻,猛烈的蒸汽伴隨著似乎如同熱油一般的水汽橫掃了不少地方,一下就讓剛剛登上城頭的數百人被吞噬了。一段時間之后再一次向城頭展開的攻擊也招致失敗。那顯然非同尋常的防御手段似乎在看似可以輕松愉悅的城墻面前形成了一道天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