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父:“剛才和你媽說了,我也是這么想的,過兩天和你遠方叔溝通一下。”
張朋:“年輕人這邊,我來說吧。”
張父:“好的,交給你。”
張朋:“我先算算人數,寫個名單。”
張父:“好。”
張朋拿出自己之前書寫的家庭關系譜錄,對照了一下,張家雖然窮,但年輕人也不少,他既然有心做一番事,家族自然是不可忽視的力量。
雖然現在一無所有,愁困底層,但這并不影響他的雄心壯志。
人格魅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領袖氣質也不是天生的。
不要妄想,等自己哪一天有錢、有勢了,人脈自然就來了。
就好像很多**絲都會幻想,等自己有錢了再去追女神。這樣的人,即使有錢了也追不到對方。
富有富的玩法,窮有窮的辦法。
為了在家族里樹立自己的核心地位,張朋從小事開始。
首先統計了家族內所有年滿16歲的年輕人,不管是同輩的兄弟姐妹,還是大一輩的叔姑、小一輩的侄,只要年齡差別不是太大,都在他的范圍內。
把所有人的個人信息整理一遍,能叫出每一個人的名字,對他們的近況有大致了解。
上學還是工作,學什么專業、從事什么職業,過去一兩年有沒有學習或事業上的提升
對這些了熟于心后,張朋特意花時間見了其中八個人,了解了他們每個人的性格,甚至對他們智商和情商有了初步的判斷。
其他在外地的,張朋也都加了QQ好友,建立了簡單的聯系。
雖然現在大家都處于社會底層,彼此提供不了多少幫助,但從小事做起,從細微處著手,才是成功之道。
這次二哥結婚,也為他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實驗場所,可以讓他近距離觀察一下家族里各自的風格、行事,為以后做準備。
張朋之所以為孟祥的事賣力,還不是為了在大家心目中樹立“能辦事、能信任”的形象,威信是一點點爭取的。
妄想一上來就當老大,是不可能的。
雖然成功之后做這件事很容易,然而,那時候就沒什么意義了,他是希望家族能提供力量。
張朋看著筆記本上的名單,挑選幾個辦事的人,準備明天給他們打電話,聯絡一下。
年輕人都愛熱鬧,如果沒有其他事,幫婚的事,沒人會拒絕。
他在心里給所有人簡單打了一下分,并作了排序,以便作為參照。
得分最高的是張子偉,大伯家的孩子,目前在北京上大學,重點本科,985、211,兩人在網上聊過幾次,對方不是書呆子型,有自己的想法。
當然這個分數只是粗略的反應,并隨時可以調整,比方說張一凡,因為他大學畢業直接考的平城公務員,算得上“家族驕傲”、“別人家孩子”,得分在所有人中屬于前三,然而經過幾次接觸,張朋下調了他的分數,迂氣較重,如果以后沒有其他變故,這輩子的成就不會太大。
還有一人,張朋也比較看重,張子萱,堂叔家的孩子,關系比較遠了,目前也在上外地大學,成績一般,學校中等,但有智慧,最重要的是長得好看,以后可能會嫁出奇跡。
這些以后可能用上,也可能用不上,不管怎么說,都是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