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先王明主,遇到大將賢臣,都是喜不自勝。
漢昭烈更是有三顧茅廬的典故留下來。
想到這里,劉永年就忽地自傷起來,他俯首拜道:“只是,臣卑鄙,恐怕要有負國公重望了!”
“怎么會?”早在前世,趙昕就已經摸清楚了這大宋士大夫與貴族們的心理。
這些家伙,別看平時精的和鬼一樣。
但,在遇到君王簡拔、親近的時候,智商自動下降一百點。
雖然之后就會迅速恢復過來,但是呢,在當時,卻會被君王完全掌握主動。
簡單的來說,就是皇帝說什么,他都信!
便是君王讓他去和遼人干一架,都會有人做的!
休說是性格本來就容易激動的劉永年了,便是老辣如老年富弼,沉穩如晚年韓琦,也難免如此。
說到底,在古代封建社會的環境與文化背景下。
君王已經被神化了。
士大夫大臣貴族們心里面,或多或少的都有忠君思想。
而且,在一般情況下,只要不和他們的切身利益發生根本沖突,那么,整個大宋上下,沒有官員士大夫會不以忠君為第一目標的。
其實,別說是現在北宋的這個環境下了。
后世的一些存在君主的國家,譬如泰國、霓虹,也都依然存在大批保皇黨,甚至有些人只是聽到國王/天皇的聲音,就激動的不能自已,感動的淚流滿面。
故而,趙昕此世根本不在乎自己是否太高調!
他只擔心自己太低調,以至于天下人都不知道,大宋已經天降圣王來!
因為,越多人知道,越多人相信,他的權力和地位就越高,自身也越安全!
旁的不談,就說為何趙昕只說一紙文字,就讓兩府集議來討論?
為什么?
因為兩府不敢不重視,也不得不重視他的文字啊。
他們但凡敢有絲毫輕慢,消息只要傳到西京洛陽,信不信過幾天,洛陽的元老大臣和勛臣貴戚們就能組團來汴京保衛國本,保衛社稷,保衛國公了!
讓那些人進京的話,這朝堂上的兩府大臣,就都要鞠躬下臺了。
因為,他們的能量,超乎想象!
正因為清楚這些,趙昕肆無忌憚!
他拉著劉永年的手,讓他坐到床榻前,親切的道:“孤說卿可為孤的李衛公,卿就可以!”
這讓劉永年感動的稀里嘩啦,當場就流著眼淚道:“國公信重,知遇之恩,臣獨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卿言重了!”趙昕眨著眼睛,在心里說道:“朕不需要卿鞠躬盡瘁,只需要愛卿和愛卿家族的力量!”
劉永年和他的父祖叔伯,可是三代人都擔任過殿前司的都指揮、左右龍、神衛的指揮使,侍衛親軍的馬步軍諸指揮官甚至皇城司的諸管勾,也都有劉家和其姻親、故舊擔任。
這支力量,若能掌握在手中,利用的好了,未來趙昕成年后就不必再和前世一樣,受到文官們強勢擠壓了。
而在現在,有了劉家的保駕護航,趙昕最起碼不用擔心被亂兵殺到面前了。
在禁軍里,劉家人說話,甚至比宰執們說話還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