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秦州城,也不是安全的。
當時,便是沙洲、瓜州,都比秦州安全。
但溫仲舒在他有限的任期里,改變了這一切。
他拖著年邁的身體,不顧疾病,深入山川與峽谷,一個部族一個部族的找上門去,勸說諸部走下山區,放下武器,拿起鋤頭。
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三次不行,那他就不是上門勸說了。
而是帶著大宋禁軍來講道理了。
于是,一面說之以禮,一面曉之以道。
短短兩年,秦州藩部,全都被他游說說服,走下山川,走出峽谷,來到平原。
然后溫仲舒,傳授他們中原耕作技術,給他們種子、耕牛,教他們建立屋舍。
秦州迅速的恢復了秩序,文明重回這片古老的渭南之地。
短短數十年,秦州就從蠻荒、邊鄙之地,變成了大宋沿邊最富裕、最繁榮的軍州。
舊日在山林之中,衣衫襤褸,連肚子都吃不飽的苦哈哈們,如今已是牛羊成群,腰纏萬貫的大豪族。
飲水思源,秦州藩部自然對那位曾經的知州,無限仰慕與崇拜,甚至奉如神明一樣的祭祀。
“是啊……”高若訥笑瞇瞇的道:“所以,唐王殿下交給本官的這第一個任務,就是要在秦州,為溫恭肅立碑建寺紀念……”
“為此,唐王殿下,特地撥給了本官五萬貫,作為立碑建寺的經費……”
“只是,本官以為,既然要建寺立碑,不如盡量建大……”
“所以,本官希望,各部,特別是像大石部這樣的大部,要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木橫聽著,立刻就拜道:“啟稟大帥,若大帥要為恭肅爺爺立碑建寺,額的大石部愿意奉獻兩千貫,此外還愿出壯丁兩百人,供大帥差遣!”
建寺廟這種事情,藩部是最喜歡的了。
因為,有了寺廟,就意味著有和尚,而和尚可以為部族上下祈福、誦經、**。
是藩部最重要的精神寄托來源。
只要是建寺廟的事情,這些藩部,別無二話。
更何況是給他們仰慕和崇拜的恭肅爺爺建寺廟?
那更是沒話說!
“善!”高若訥笑著扶起木橫,心中對唐王殿下的敬畏,又深了一些——遠在汴京的唐王,就已經對數千里外的秦州藩部的性子,了如指掌,洞若觀火,真不愧幼年圣王!
“此外,唐王殿下聽說秦州本地,荒地頗多……”高若訥笑著從懷里取出一包種子,遞給木橫,道:“所以,殿下特地命人,找來此物,希望本官將此物賜給諸部……”
“叫諸部頭領,開墾荒地,種植此物,收獲之日,唐王會親自遣人來此收購……絕不會讓各部頭領吃虧……”
木橫聽著,立刻受寵若驚的磕頭:“唐王爺爺恩典,唐王爺爺恩典!”
高若訥則在心中長出一口氣,到木橫為止,這秦州大小藩部,基本都已經答應了他的要求。
接下來,自然是按照唐王的要求,認真推進這兩個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