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山峰就這樣被轟掉一半,硝煙久久不曾消散。
兩桿大旗先后揮動,旗上分別是斗大的“薛”字和“宋”字。一隊隊騎兵從兩個方向奔馳而去,東北角的騎兵右手臂綁藍色錦帶,西北角的騎兵右手臂綁青色錦帶,兩隊相遇,廝殺起來。
一時喊殺聲,馬匹嘶鳴聲震天。
如果細看,能看到使大刀的刀鋒套上一個牛皮制成的刀套,使長槍的去掉槍頭,刀套也好,槍桿也罷,都涂了厚厚的白色粉末,甲胄被砍上或扎到,會留下白點。肩頭留下白點,意味手臂廢了,大腿留下白點,意味瘸了。
這是張寧借鑒現代演習的經驗,以白色粉末痕跡代替真實傷亡。
但招式是真的。
雙方殺得難解難分之際,另一桿大旗揮動,一支約兩百人的隊伍悄沒聲息出現在戰場側方,這支隊伍沒有騎馬,人人背一枝遂發槍。
領頭的是顧淳,一聲令下,軍士迅速列隊,舉起遂發槍,對準殺得難解難分的戰場。
山頂觀戰的諸人一個個露出異色,楊榮最先出聲,道:“張大人,這是……”這是背后放冷槍啊,就是不知道神機營幫誰。
張寧微微一笑,道:“此次由英國公指揮,下官不知神機營此舉何意。”你們就別問我了,問我也不會說。
神機營全營出動,不過真正上場的只有顧淳帶領的兩百人。緊要關頭,唯一的表現機會,當然要留給自己的孫子。顧興祖特地叮囑顧淳一番,因而顧淳清楚皇帝就在山頂看他,能不能升官,就看這一次了。
直到剛才,劉念才發現自己只是一個旁觀者,心里別提多憋屈了。
山頂上,眾人還在談論,對這支突然出現的生力軍倍感興趣。他們也是剛剛得知,轟掉半座山峰的火力只是神機營派了五十人干的事。
五十人加上兩車“雷鳴”就把一座人力難以移動的山峰轟平,可見這東西的威力。同樣由張寧獻圖紙的遂發槍威力如何呢?
不少文官礙于官階,只能站在空地上,聽著前面的人議論,悄悄踮起腳尖,伸長腦袋,一要看神機營幫誰,一看遂發槍的威力,卻什么也看不到。
張寧和朱祁鎮看得明白,領頭者舉起小旗,用力向下一壓,“呯呯呯”聲隱約傳來,第一排射擊了。
領頭者小旗平放,第二排射擊完退到第三排身后填膛,第二排、第三排齊齊往前跨上一大步。為首者舉起小旗,用力向下壓,第二排射擊。
“這……”三楊第一次看到這種陣法,第一次看遂發槍發射,被深深震撼了,饒是他們見多識廣,還是一時說不出話。
朱祁鎮縱覽全場,見正在交戰的軍士不時有人退出戰場,勒馬在戰場邊觀看,好象不是來廝殺,只是一個過路人,見這邊有人廝殺,便駐馬看熱鬧一樣。
退出的人越來越多,后來干脆下馬湊在一起不知干什么,似乎在閑聊?
這些人,都是被遂發槍射中,在真正的戰場已是死人。
他轉頭看了張寧一眼,對他的辦法極為贊許。站在山頂離得遠看不清楚,他卻知,遂發槍射出的不是會致人死命的彈丸,而是匠人用白色粉末特別制作的“彈丸”,被射中的軍士和被砍中的同袍一樣,會在甲胄上留下白色的痕跡,白色粉末通過槍膛后爆炸,落在甲胄上,會形成一片白霧。這樣有別于刀槍落下的白點。
御閱結束后,各營可是要算功績的。拿什么算?戰場上算人頭,這次算白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