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靠在椅子上,再次審視這些分類。
一眼看上去感覺有點混亂,無法直觀的明白是怎么回事。
于是,陳晨給每個類別的生命,分別添加了一個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注釋。
乾-神。
坤-魔。
震-靈。
巽-巫。
坎-仙。
離-妖。
艮-佛。
兌-鬼。
當然,這八個注釋名,只是便于理解的代號,不影響內部的判斷邏輯。
并不是說叫妖的分類里面就只有妖,也不是說,自認為是仙的,神的東西,到了這個體系,仍然是仙,是神。
不管對方本來是什么,進入這個空間,就會自動觸發這個判斷機制。
只要有一個分類符合,就自動賦予標記,對方就算是融入了這個體系。
與此同時,這個邏輯本身就是變化的,不同的類別的生命之間,都是可以互相轉化的。
而且,以上這些判斷類別,仍然是開放式的,同一類中仍然會有差異極大的個體。
當遇到的生命體多了,判斷的結果多了,每個分類下面積累的生命數據多了——
陳晨才會思考,要不要在這些分類下面,再增加次級分類。
而一級分類現在基本確定了,第一次寫入載體的生命法則,就只有現在這些內容。
然后陳晨開始思考,構建超自然力量的運轉模型。
思考這個世界的本質,結合之前的生命類型設定模式,陳晨腦海中的體系逐漸成型。
不久之后,辦公室的房門忽然被人推開,熟悉的聲音傳進了陳晨耳中:
“哥哥!你終于來了!”
凌靈靈嘴里面叫著,快步跑到陳晨身邊說:
“哥哥,今天白天,我按照你說的,去找了一下聲律、音韻學方面的書。
“差不多明白了,講的都是古代詩詞歌賦用的押韻、對仗、平仄的技巧。
“然后去玩了一下各種音游,又聽了各種動物的叫聲,自然界的白噪音。
“深入了解了聲音相關的自然原理,我開發出了一些新的能力用法。
“但是要怎么用這些東西作為標準,構建一個世界,我仍然是一頭霧水。”
陳晨直接站起來說:
“我這兒也還有問題,你和櫻過來,我們一起討論吧。”
凌靈靈和櫻答應著,跟著陳晨去了休息室,在小會議桌周圍坐下,開始研究設定的問題。
隨著時間流逝,各種各樣的設定模式被提出來,被否決或者待定,或者通過。
晚上九點多,陳晨下線一次,上了趟衛生間,吃了點東西。
再次回到信息世界,帶著櫻和凌靈靈離開指揮部,來到街角的咖啡廳。
按照約定的時間,沐雨應該快要到了。
三人一邊繼續討論,一邊等待沐雨。
結果等著、等著,一個小時都過去了,仍然沒有看到沐雨的影子。
三人都是有些意外和疑惑。
雖然感情上都不想讓沐雨過來,但是些問題需要她解答,沐雨忽然消失也不是好事。
三人帶著有些糾結的心情,繼續討論、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