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彈有幾個重點部分:導引頭、戰斗部、燃料、發動機、結構材料。
導引頭的核心就是雷達。
而戰斗部、燃料、發動機、結構材料,需要繼續單獨設計。
要最大化的利用靈氣這種超自然能量。
陳晨再次從世界核心設定出發,從靈氣的特性出發,整理出相關的設定。
靈氣具有極高的活性,能夠與很多物質發生反應,形成擁有各種獨特性質的材料。
陳晨把這種反應定名為“淬靈反應”。
淬靈反應的產物被稱為“淬靈物質”。
參與反應的物質不同,融合的靈氣濃度、比例不同,得到的淬靈物質的性質也不同。
有的異常堅固,有得異常柔韌,有得接近超導體,有得具有永磁性,有得絕對絕緣……
有得可以儲存并穩定釋放能量,有得與高能量載體碰撞會發生爆炸……
靈氣繼承了信息能量的大部分特性,幾乎無所不能。
靈氣參與到材料學上之后,各種條件嚴苛,甚至不切實際的材料,全都可以輕松的制作出來了。
雷達和導彈,各種設備的能量供應,從電力變成了靈氣。
所以合成樹脂線電路板,變成了淬靈金屬靈能管路。
供電電容,變成了稀釋水晶,濾波電容變成了提純水晶。
集成電路芯片變成了集成靈網芯片,材質也從硅變成了金屬。
包括發動機在內,導彈整體結構,使用提升強度的淬靈金屬。
雷達和導引頭等精密設備,使用穩定的靈氣水晶供能。
導彈的燃料,使用淬靈泡沫或者靈氣溶液。
這些淬靈泡沫、溶液、水晶的作用,都是用來稀釋靈氣,降低能量密度的。
因為在陳晨的設定中,靈氣是世界本源能量直接轉化得到的能量。
這放到其他的科幻、玄幻中,對應的是虛空能量、鴻蒙元氣。
所以純粹的靈氣,能量密度實在太高了。
正常使用的時候,效果等同于物質湮滅,是核聚變的一百倍以上。
關鍵是陳晨現在的能量和時間,設計不出能使用純靈氣的設備,也供應不起純靈氣設備的恐怖消耗。
所以現在要盡可能的稀釋靈氣,最起碼把能量密度,降低到核裂變以下。
即便是如此,用這樣的材料和原理,模擬能夠得到靈氣導彈,屬性也會異常的詭異。
預計直徑12厘米,長度2米的導彈,最大速度超過8公里每秒。
這東西的儀器設備,不再是脆弱的電子設備,都是堅固的淬靈金屬和水晶,所以最大抗過載能力超過200G。
作為對比,現實中的防空導彈,能做到50G就很不錯了,有人飛機的極限大約在9G。
至于最大射程,是10公里,1000公里,還是1000公里,甚至上萬公里,對于體積的影響都不大。
只要根據想要飛的距離,添加對應密度的燃料,調整發動機能量閥門就行了。
至于戰斗部,也是一種淬靈金屬,性質類似于現實中的活性毀傷元,與高能量個體高速碰撞就會發生爆炸。
而爆炸的威力可以調整,能夠做到數萬噸TNT當量。
這威力已經達到了核武器的水平。
畢竟,可控的釋放能量,非常困難,但是單純的想要爆炸,那就簡單多了。
但是,這樣一個怪物,單純的設計出來,就需要上百萬能量,以及數百個小時的研發時間。
每制造一枚,至少還需要花費超過十萬點能量,以及至少一天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