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們的整體傾向,本來就是站在官方這一邊。
跟陳晨也沒有直接矛盾,當時就是收到超能聯盟的邀請,對陳晨的武器好奇,并不是直接的敵人。
所以,陳晨這邊給出信號,對方馬上就接過來。
雙方算是先和解,然后再談合作了。
陳晨在武器組織空間,停留了差不多一整天。
主要是把這里的主要人員,經過審查的人員,拉進自己的管理系統,最后整體賦予基本的通訊權限。
然后就是交流,搜集武器數據。
這里有大量的,現成的現代武器,還有更多的腦洞出來的科幻產物。
陳晨把可能有用的,都搜集起來,保存下來。
現代武器空間,唯一的缺點是,沒有超自然能量。
所以所有的現實武器和科幻武器,仍然是基于現實物理體系的。
合理的設定中動力系統仍然在燒開水,腦洞的科幻設定則需要額外能量維持體系穩定。
對方當然有考慮,通過引入超自然能量,來構建超自然科學體系。
只不過這種大型空間大多都是原生空間,現代武器空間也不例外,難以無法基本設定。
她們的相關研究,大部分都是在自己建設的小空間進行的。
這些武器到了大空間,只能使用外部的靈氣儲存器。
在沒有管理系統助力的前提下,相關研究比現實中更加麻煩。
而且研究的是完全陌生的技術,現實中的知識能夠幫上的忙也不太多。
陳晨來了之后,雙方互相交流之后,發現雙方是互補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討論之后,陳晨決定把管理系統的計劃研發系統,逐步開放給少數科研人員使用。
共享科研成果和項目。
陳晨不怕吃虧,也不可能吃虧。
對方都是專業人員,研發和設計能力,主要是理念和經驗,遠超自己。
這些人都是寶貝。
而對方用自己的系統,所有數據都在自己這里,所有的成果自己都可以直接得到。
應該是對方警惕自己,不把全部研究任務放在里面才對。
所以雙方的合作,是逐步展開,隨著信任和熟悉的提高,不斷開放新的項目,不斷深入合作。
至于吸收現代武器空間的核心,這種最深入和敏感的事情,雙方暫時都沒有提。
這邊的討論基本結束之后,陳晨就開始思考,下一步應該去科技相關空間、工業相關空間了。
那邊肯定有更多的“寶物”。
陳晨直接在這邊停留到了天亮,回到現實中去上課。
晚上再次進入信息世界,就跟這邊的人打個招呼道別,在白瑩等人的陪同下去了“科學空間”。
這個空間是整個信息世界,最為龐大的幾個空間之一。
科學這兩個字,容納了太多的信息,而且是有體系,有條理,邏輯性非常強的信息。
關鍵是,一直在不斷的擴充,不斷的發展的信息。
這些信息的基本設定雖然肯定很多,但是因為邏輯性非常的強,所以日常的消耗并不高。
這些原因綜合下來,導致科學空間一直在不斷的擴大。
相對而言,文學、藝術之類的空間,它們內部的信息量非常龐大,但是邏輯相對混亂,條理性比較差。
這就導致它們的內耗非常高,原生空間的面積反而不是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