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一極眉頭差點擰成麻花,不過又不好發作,只能強忍著。
他的眼睛突然睜大,想要退后,卻已看到了一道刀光。
后面騎著高頭大馬的年輕武將同樣感到了危險,卻也沒有來得及拔劍,已經看到了刀光。
瞬間之前,人群里一位農夫模樣的老頭突然走出人群,快速前沖,手中長刀直取吳一極脖頸,一位穿藍衣的年輕人御空而行,長刀刺向騎馬年輕武將的脖子。
兩位出刀的人算好了時機,出手極快,眼看便要成功,地上會多出兩顆頭顱。
他們沒有得逞,兩柄一模一樣的長刀快要觸碰到二人脖子的時候停住了,兩人的身形停在空中,二人知道遇到了高手,立馬退走,農夫模樣的老頭退入人群,很快便消失不見。
穿藍衣的年輕人正是竹簡,走到韓學思身邊,面色凝重道:“來了高人。”
韓學思輕描淡寫道:“無妨。”
周公祠傳人姬達率先出手,隨意攻出一劍,劍招并不刁鉆,也沒有使用真元。
饒是如此,聞人一百也不敢輕視,使出流光刀法接招,刀劍相接便分開,兩人各自退開兩步。
姬達笑道:“地方太小,何不換個地方?”
二人躍上北邊房頂,隔著數丈遠,互相對視,誰都不愿出手。
高手過招,尤其是境界相仿的,誰都不愿先出手,先比拼一番定力,看誰先沉不住氣,氣息稍亂便會成為對方取勝的機會,所以大多時候都不愿先出招露怯。
“要打便打,裝什么高人風范。”
一名看熱鬧的修行者不悅說道。
就在這時,箜篌城東門外的路上傳來極大動靜,一名武將騎馬在城外勒馬停住,身后跟著大隊披甲戴盔的軍士。
心有余悸的吳一極嘴角勾起。
韓學思看著隔著一座“戰場”的吳一極,輕笑著說道:“吳大統領這是準備拆了箜篌城嗎?”
吳一極笑而不語,之前射出一箭的年輕武將冷聲說道:“拆了又如何?”
年輕人有幾個不輕狂?
話音剛落,年輕武將抽腰間長劍,厲聲道:“攔江營,聽令,沖鋒。”
攔江營?
那可是東吳御林軍中戰力最強的一支勁旅,當年大將軍韓全忠統領麾下大軍將第四妖王困在黃天蕩四十八天,先鋒便是攔江營,后來東吳新帝將這支勁旅編入御林軍,吳一極雖然是浮影暗衛統領,但沒有軍權,沒有那么大的面子讓攔江營隨行,眼前這位年輕武將是誰?
韓學思瞇著眼睛打量著那人,心里盤算殺還是不殺?
攔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