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真人笑而不語。
趙煦說道:“重開山海堂很有必要,如果韓九公子真心要做這件事,朕不妨給他點助力。”
楊真人沒有接話。
趙煦說道:“總要有收成才行,有些雜草該拔了。”
小船突然停了下來,船老大跑過來,顫聲說道:“兩位大爺,有水匪劫道,咱們小本經營沒什么可孝敬水匪,若是一會水匪向兩位索要買路錢,還請兩位大爺行個方便,銀子再好也沒命來的金貴。”
趙煦眉頭微皺,頭也不回說道:“回船艙去,有本公子在保準沒人能傷你一根頭發。”
十數艘舢板從蘆葦蕩里冒出來,每條小船上面站著兩三人,破衣爛衫寒酸至極,手里提著的兵器更是五花八門,長刀有的生銹有的缺口,有的壓根就是自制的木矛,做水匪到這份上都給同行丟臉。
最前頭一艘小船船頭站著一位提著兩只板斧的虬髯大漢,高聲叫道:“我乃三江水寨大當家,出水蛟龍說的便是咱了,每年都會定時從官府里接下任務給左近幾條大河清淤,賺的是辛苦錢,官府那幫狗官翻臉不認人,只能咱們兄弟自己辛苦找各位南來北往的客人收取了,兩位客官看著不像兜里沒錢的主,乖乖把這清淤錢交了,免得誤了時辰。”
真是好笑,并非不知民間疾苦的東吳皇帝陛下差點笑出聲來,朝廷每年撥下銀錢到各郡各府,用途各有名目,聽說過筑堤防澇的,沒聽說過定時清淤的,城中河道清淤還能說得通,這等大河清淤得是多大的工程?皇帝陛下認定眼前的虬髯大漢胡謅了一通,倒不如說此河是我開留下買路財來的爽利些。
趙煦微笑道:“若真是官府短了你們的工錢,本公子能做主讓他們足數發了,若是各位當家的缺錢,直說便是,出門在外與人方便自己方便,本公子想得開。”
虬髯大汗身邊的竹竿瘦子笑道:“敢情還是個明事理的主,不錯,不錯,看兩位衣裝打扮肯定是有錢人,這樣吧,每人給上千把兩銀子便能活著過去,舍不得銀子嘛,嘿嘿。”
趙煦問道:“如何?”
瘦子笑道:“那只能舍命了。”
趙煦淡然說道:“都說華容郡在郡守劉建波治下百姓富庶,是一方太平世界,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現在看到各位的裝束,本公子實在是不敢相信。”
虬髯大漢不耐煩道:“少他娘的廢話,別以為把郡守大人的名字扛出來就能嚇唬住咱們兄弟,我朱向東手中的大斧可不是吃素的,乖乖拿錢來。”
他的話音剛落,腦袋便和脖子分了家,然后所有人都死了。
出來看見水面血紅的船老大差點嚇尿。
趙煦和楊真人去了汨羅城,住進了城中豪族王家的府邸,和王家老祖宗有過一番促膝長談,隨后頒下一道圣旨,王家七房嫡子——白云郡清遠城知府王洵回華容郡任郡守,搖身一變成了封疆大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