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拿出五張工業劵,葉麟仔細的看了一下,就把十塊錢給了中年人,在這個年代,葉麟根本不擔心假票,估計除了國家機構,還沒有個人有這個造假的技術。
在中年人走了以后,葉麟連忙把工業劵收起來,十三張工業劵,現在還差八張,再有八張就可以給老媽買一輛自行車了,這樣的話,老媽上下班就不用走路了。
雖然說學校離家并不是很遠,但是能快一點還是快一點比較好,再說了,在這個年代,自行車就是身份的象征,就算是在帝都,誰家有輛自行車,那也是倍有面。
“來十個雞蛋。”
“好唻。”
說實話,做倒買倒賣,生意并沒有那么好,之所以葉麟這里的生意好,那是因為他賣什么都不要票,只要給錢就行,而這個年代,票比錢寶貝。
“給我來條草魚。”
“好唻,一塊二。”
“您拿好。”
“肉票要嗎?”
“要。”
“多少錢?”
“一斤肉票四毛五。”
肉票往外賣才五毛錢,葉麟四毛五收已經是良心價了,可是沒辦法,他剛干這個,還沒有這方面的渠道,他知道,那些和他一樣倒買倒賣的人,手里的肉票絕對比他收上來的價格便宜很多。
“行,我這里有二斤。”
把二斤肉票接過來,葉麟給了對方九毛錢,對方拿著九毛錢高高興興的走了。
“二十個雞蛋,五個鴨蛋。”
“好唻,一塊四。”
“有肉票嗎?”
“有,要多少?”
“多少錢?”
“一斤肉票五毛錢?”
“我要二斤。”
前后相差不到半小時,葉麟收到的二斤肉票就賣了出去,雖然才賺了一毛錢,但葉麟還是很開心,因為這一毛錢可是白來的。
做生意就是這樣,要守,就比如剛才那位中年人,如果他守在這里,不把肉票賣給葉麟,那么他就會多賣一毛錢,因為葉麟根本沒有肉票。
“瞧一瞧看一看,數量有限,賣完為止,有需要的快點過來買了。”
“給我來條白鰱。”
“好唻,一塊錢。”
在這名買白鰱的中年婦女剛走,又過來一名中年男子,看了葉麟一眼,問道:“你這里收糧票?”
“收。”
“什么價?”
“本地糧票還是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