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剛才老支書就看到了葉麟,因為葉麟騎的那輛童車太扎眼了,之所以沒有上去問,一是因為他是支書,二是不知道葉麟的身份。
“小家伙,你找我有什么事?”老支書很和藹。
“老爺爺,我聽大叔說你們村抓了幾頭小野豬,我就過來看看。”
“哦,原來是來看小野豬啊,看吧。”老支書指了指一個石頭壘起來的豬圈。
“剛才已經看到了,不過就看到一頭。”
“嗯,一共有三頭。都在圈里,本來是想著給養大了,沒想到這小野豬的性子這么兇。”
這就是野豬和家豬的區別,想想野豬在山里,那可是自由自在的,可以說想去什么地方就去什么地方,現在把它們養在圈里,來來回回就那么大點地方,當然讓它們不習慣。
“看到了,確實兇。”
“小家伙,你是城里人吧?”
“嗯,是的。”
“那你是怎么碰上大奎的?”老支書指了指帶他過來的那位大叔。
原來大叔的名字叫大奎,和一種調料的名字一樣,不過在那個年代,取名字還真沒有什么講究,或許看到什么,就把孩子的名字給取了。
葉麟并沒有說是在鴿子市碰到的,大叔估計也不想讓別人知道他把分給他們家的肉給賣了,所以他撒了一個善意的謊言,說道:“路上碰到的。”
“噢,城里離這里那么遠,你怎么跑到這里來了?”
這個年代的人都很善良,也沒有拐賣孩子的事情發生,也是,自己家孩子都養不活了,誰還去要別人家孩子。
“這不是放假了嗎!沒事就來郊區玩玩。”
“那你跑這么遠,你家里人知道嗎?”
“不知道。”
聽到葉麟這么說,老支書搖了搖頭,估計是因為葉麟是偷著跑出來的,也是,在老支書想來,城里的孩子都比較金貴,大人是不會讓他們亂跑的。
這只能說老支書并不了解城里,只有在城里生活的葉麟知道,城里的孩子并不比農村的孩子金貴,現在這個年代,一家五六個孩子很正常,多的甚至有十來個的。
吃不飽吃不好并不是只有農村,城里也是一樣,甚至有的還不如農村,在農村,如果沒有吃的了,去地里挖點野菜,去山上摘點野果,或者去溝里抓幾條魚。
可是在城里呢,沒有吃的那就沒有吃的了,他們沒有地方挖野菜,也沒有地方摘野果,更沒有地方去抓魚。
“走吧,去我家,我讓兒媳婦給你做點吃的,吃完讓人送你回去。”
“等一下。”葉麟拉了一下老支書的衣服。
“怎么啦?”
“老支書,我想問一下,這三頭小野豬您賣不賣?”
“呃!”老支書楞了一下,問道:“你是來買小野豬的?你買小野豬干什么?”
聽到老支書這么問,葉麟說道:“我是來買小野豬的,至于買小野豬干什么,這個我不能說。”
看葉麟躲躲閃閃的不想說,老支書又誤會了,以為葉麟買小野豬是回去吃,他可是聽說過,在城里,那些有錢人家,喜歡吃烤乳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