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都有一種說法,那就是喝雞湯補身體,所以家里有病人的,還有剛生完孩子的婦女,家里人都會想方設法給弄兩只雞補補身體。
所以雞這玩意,同樣是一種緊俏物資,而且是特別緊俏的,因為農村根本不讓養,指著國營養雞場養的那點雞,根本就不足以供應。
幾分鐘的時間,陳靜就把家里最有權威的兩個人拉到了自己身邊,這讓陳爸干瞪眼不敢說話。
“大姐,二哥,這些點心和糖塊你們拿去分了吧,噢對了,把花生和瓜子留下來,這個留著過年吃。”
“噢,好。”陳靜的大姐和二哥連忙過來,把陳靜手里的點心和糖塊接了過去。
別看陳靜小,但是在這個家里,說話比陳爸都管用,沒辦法,在這個年代,誰能弄來糧食,誰能讓他們吃飽飯,他們就聽誰的。
陳爸雖然有工作,也在賺錢,可是他弄不來糧食,反而是陳靜,每次家里缺糧的時候,陳靜都會有辦法弄回來糧食。
這可能就是俗話說的有奶便是娘吧,雖然這句話用在這個地方并不恰當,但就這句話比較貼切。
其實不光是他們家,在這個年代,任何一個家庭都是一樣,只要誰能弄來糧食,在家里就有話語權。
就比如陳靜現在,在她們家,不管是她哥哥還是姐姐,基本上都聽陳靜的可以說陳靜讓他們做點什么事,根本就不會說第二遍。
就像剛才,陳靜讓他們把點心和糖塊拿過去分了這件事,按說根本就不應該是陳靜吩咐的事,可是她就吩咐了,而她的哥哥姐姐還就聽了。
“小麟,要不然這樣吧!飯先不做了,你留下來,中午一起吃。”陳媽媽這時候說道。
“阿姨,不用了,我一會還要去我師父家。”
葉麟這次沒有說謊,他確實是要去他師父家,早上為了出來,葉麟擺了他師父一道,怎么著也要去陪師父吃頓飯。
師父和陳靜或者李婷家不一樣,她們兩家,就算是沒有葉麟,也照樣有說有笑的吃飯,但是師父家就不一樣了,如果沒有葉麟,家里就只有師父一個人。
在陳靜家待了一會,看到她們快要吃飯了,葉麟站起來說道:“奶奶,叔叔阿姨,我就先回去了。”
因為之前已經說過要回去,所以他們沒有再留葉麟,陳奶奶站起來說道:“行,這次就不留你吃飯了,下次,一定要在家里吃頓飯。”
“好的奶奶。”
“小靜,你去送送小麟。”
“嗯,我知道了奶奶。”
陳靜把葉麟送到胡同口,停下來說道:“葉麟,謝謝你。”
“謝我?謝我什么?”
“謝謝你給我們家送來這么多東西,另外謝謝你送的衣服。”
前面的不重要,后面這句才重要,沒錯,陳靜要謝的就是衣服,不過她把衣服放到了最后說。
“客氣什么,不就那點東西嗎!咱們倆就不要客氣了。”
“嗯!”
“那我就先走了,你回去吃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