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麟拿著單子把錢付了,然后和姜大叔一起把東西裝上板車,寫的時候看著不多,沒想到裝到板車上裝了滿滿一板車。
“葉麟,你怎么一下子要了這么多零部件啊?”
姜大叔以前可是給別人拉過這個的,別人一次拿的貨,連葉麟這十分之一多都沒有。
“姜大叔,我這不是嫌麻煩嗎!一次拉那么一點,要經常往這里跑,還是一次多進點比較好。”
“那倒也是,不過零部件這東西,有的一年也用不上,有的東西需要的比較多,一次拉這么多……”
姜大叔雖然沒有把話說完,但是葉麟明白他是什么意思,如果是別人,肯定不會這樣進貨,但是葉麟不一樣,他進這些貨,可不止修車鋪用,還有他自己用,而且大部分都是他自己要用的。
“姜大叔,我明白,不過沒關系,反正我才剛開始干,如果實在用不上,到時候換一下就行了。”
“對啊!怎么把這個給忘了,你這是集體,可以給換的。”
這就是集體和個人的區別,如果是個人,買了以后基本上不會給你換,就算是在修車鋪買也是一樣,但是集體就不一樣了,都說公對公,這個好說。
把東西運到修車鋪,兩個人把東西搬進去,姜大叔就離開了,葉麟沒有給姜大叔錢,因為他知道,就算是給,姜大叔也不會要。
不過葉麟也不會虧了姜大叔,改天有時間送點東西過去,比給錢可是好多了。
要知道葉麟送的東西,一般都是花錢也買不到的。
按說東西都進回來了,葉麟的修車鋪也可以開業了,可是他并沒有,而是騎著一輛自行車在四九城轉悠。
沒辦法,葉麟又沒有干過這個,連價格都不知道,不知道價格你怎么給人家修啊!不能亂要吧!
而想知道價格最簡單的方法,那就是去問別人可是別人誰又愿意告訴你,既然這樣,葉麟就只能自己出去了。
“師傅,換個前輪多少錢?”一家修車鋪門口,葉麟推著自行車過去問。
“換新輪還是舊輪?”
“當然是新輪了,換舊輪我還來這里干嘛?”
“帶內外胎不?”
“帶。”
“三十五。”
“這么貴。”
“你去那都這個價。”
“那算了,我還是不換了,有這錢,我還不如買一輛新的。”葉麟說完搖了搖頭,推著自行車就離開了。
兩天的時間,葉麟轉了半個帝都,跑了最起碼幾十家修車鋪,終于把價格打聽清楚了。
前后輪都一樣,連內外胎都是三十五,前叉一個二十五,車把十塊,車架八十,大齒盤三十,小齒盤十塊,車座十五塊,后座十二,前后擋泥瓦各五塊,鏈條一根八塊,曲桿五塊一個,兩個十塊,腳蹬子三塊一個,兩個六塊,還有閘皮以及各個小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