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二年入住大樓的居民中,大部分的月收入都差不多兩百塊,而分給他們的兩居室,當時的房租一個月就十幾塊。
這可是相當于帝都一個普通工人大半個月的工資,所以這里也因此被稱為“高干樓”。
可以說這些地方住的都是有錢人,葉麟他們大雜院,根本沒有辦法給人家比,人家一個月的房租就是他們大半個月的工資,怎么比。
而且安化樓還裝了電梯,可以說是帝都歷史上,第一個裝電梯的大樓。
附近的孩子沒事就去坐電梯玩,電梯內部空間還不到三平米,除去電梯管理員和她的座椅,電暖氣的空間,最多也就可以容納五六個人。
于是遠近的大人孩子都會過去看看,小孩子更是把這里的電梯當成玩具,剛上九層,就又跑到八層等著往下坐。
葉麟就被姐姐拉著跑來幾次,可惜這玩意根本就吸引不了葉麟,因為什么樣的電梯他沒有見過。
在安化樓建好以后,前門附近又陸陸續續建了不少這樣的地方,所以說前門這里的有錢人很多。
李冉一個月四十二塊五,在大雜院就是高收入了,可是和住在安化樓的人一比,也就相當于人家五分之一。
而且李冉一個人工作養三個人,可是住在安化樓這樣地方的人,基本上都是兩個人都工作,賺雙份錢,同樣只是養三個人。
這中間的差距可想而知,估計很多人都以為這個年代,每個人每月的工資只有幾十塊錢吧!
其實根本就不是,一個月賺幾十塊錢的人,只是最低層的人,工廠的普通職工。
這個年代的工資也是分等級的,比如把干部分為三十個級別,企業工人分為八個技術等級。
比如工程技術人員,教師,醫務工作者,文藝工作者也都相應有了自己的等級。
如文藝工作者,一級文藝工作者,相當于行政八級,一個月是三百三十六塊錢,高教八級相當于行政十七級,一個月一百六十多塊錢。
李冉也是高教,可惜只是高教二級,一個月是四十二塊五,像普通教師,只是高教一級,一個月只有三十七塊五,比李冉少了五塊錢。
當然,這個年代毛爺爺的工資最高,一個月可以拿到四百零四塊八毛。
這說的只是工資,其實還有比毛爺爺拿的多的,比如那些泰斗級教授,一個月拿三百四十五塊錢,但是他們還有中科院津貼一百塊,加在一起就是四百四十五。
當然,這樣的人很少,在這個年代,全國一共只有五十六個人。
“老大,我現在是不是可以走了?”
“走吧,下次記得多過來幾次。”
“呃!”聽到葉麟怎么說,胖子撒丫子就跑,一次兩次還行,多幾次,他那點零花錢都搭進去也不夠,這個時候還不跑等什么。
在胖子走了以后,葉麟把賣的自行車,還有那些要修的自行車都推了進去。
反正屋里空蕩蕩的,不要說十幾輛自行車,就是幾十輛都能放得下。
把自行車推完,葉麟又把外面掛的自行車外胎取回來,還有就是他的搖椅。
。。。。。。
PS:唉!我知道很多人都喜歡養書,養到一定數量再看,可是我希望大家在養書的時候,開一下自動訂閱,因為不是自動訂閱的,超過4時之后是用贈幣訂閱的,這幾天均訂一直在下降,我知道,不是看書的少了,而是贈幣多了。
謝謝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