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了姜大叔,我一個人能忙的過來,你還是這個點過來吧!”
“那好吧。”姜大叔點了點頭,然后過來說道:“我幫你稱重。”
“嗯!”
上午上班時間過后,葉麟和姜大叔打了一個招呼,又安排了葉琪和李婷幾句,然后就離開了修車鋪。
葉麟要去一趟琉璃廠。
琉璃廠大街位于帝都和平門外,是帝都一條著名的文化街。
它起源于清代,當時各地來帝都參加科舉考試的舉人大多集中住在這一帶。
因此在這里出售書籍和筆墨紙硯的店鋪較多,形成了較濃的文化氛圍。
大多數人來帝都都要到這里。
后世聞名中外的帝都琉璃廠文化街,西至西城區的南北柳巷,東至西城區的延壽街,全長約八百米。
這里現在不但有很多出售筆墨紙硯的店鋪,還有很多出售古玩字畫,古董的店鋪。
不過這些店鋪現在都公私合營了,葉麟今天過來,就是想打探一下行情,看看能不能把收上來的古董賣掉一部分。
最起碼回籠一些資金,當然,葉麟也不可能把好東西賣了,賣一些本來不想收,又不得不收的。
葉麟包里放了一件昨天晚上剛收的那個銀質葫蘆,他打算用這個銀質葫蘆探探行情。
榮寶齋,一家比較有名的店鋪,在后世還存在的一家百年老店,葉麟第一個來的就是這里。
榮寶齋不是第一批公私合營的店鋪,第一批是五四年,當時有大有糧店,稻香村食品店,同仁堂國藥店,六必居醬園等十家較大的店鋪。
把之前具有傳統特色的資本主義零售商店,進行了公私合營試點。
榮寶齋是五六年最后一批進行公私合營。
當時資本家工商業公私合營從開始到結束,整整用了兩年多。
一些公私合營的資本家,意識到工商業改造已是大勢所趨。
也有一些人開始對前途感覺到渺茫,終日惶惶不安,顧慮重重。
心甘情愿把家產獻出來的畢竟是少數。
有的資本家是“白天敲鑼打鼓,晚上痛哭流涕”。
甚至有人說:多年心血,一朝付諸東流,幾聲鑼鼓,斷送萬貫家財。
當然,也有人在剛開始的時候就把家產給賣了,然后跑到了國外。
其實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公私合營并不是沒收,只不過實行了定息。
實行定息之后,原先擁有一百萬元資產的資本家,名義上還擁有一百萬元的資產。
當然,實際上只擁有一百萬元產生的利息。
除個別情況外,統定為年利息百分之五,這個比率略高于當時的銀行利息。
從五六年年一月一日起計息。這個辦法保持七年不變。到了六三年,又決定延長三年,一直到“文***命”到來,也就是六六年九月才停發定息。
國家先后以“四馬分肥”和定息的方式,作為和平贖買的代價,向資本家支付了三十多億元,超過了他們原有的資產總額。
對資本家進行“和平贖買”,通過國家資本主義形式,將所有制改造與人的改造相結合,努力使剝削者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這是共和國一大創舉。
也就是說,這些資本家不但沒有斷送萬貫家財,最后還賺了不少。
而這些人,就是這個年代的有錢人,可以說不是一般的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