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肉票和糖票,點心不需要票,但是酒也需要票,而且姜大叔給拿的還不是普通的二鍋頭,而是洋河大曲。
這酒要一塊多錢一瓶,買的時候同樣需要酒票。
而且在這個年代,新人衣服如平常一樣穿戴,一樣的樸素。
不但如此,還流行著“四個一工程,”也就是一張雙人床,一只熱水瓶,一個臉盆,一個痰盂就可以結婚了。
這個年代結婚不得不簡單操作,低調進行。
而且這個年代的愛情和婚姻,還被賦予了很多革命色彩。
姜大叔家屋子正中高掛著一副毛爺爺的像,墻上還掛著街道送過來的對聯。
上面寫著:“創業立家,三十而立……”
姜源和他媳婦身上穿著同往常一樣的衣服,胸口戴著一朵大紅花。
婚禮開始的時候,一對新人先恭恭敬敬地對毛爺爺的像鞠躬行禮。
接著是街道的同志作熱烈祝賀,祝賀的同志還紛紛以節目助興,有的唱歌,有的跳舞。
最后在新郎新娘合唱《社會主義好》的歌聲中,婚禮結束。
這個時候,結婚一般都是在晚上進行,因為白天要用來干革命工作,也就是上班。
婚宴基本上是沒有的,大多是請幫忙的人吃上一碗面條,面條里必須放兩個雞蛋。
當然,這說的是普遍現象,姜大叔可是準備了婚宴,因為姜源是他們家老大,老大結婚,當然不能隨隨便便。
因為姜大叔還有兒子啊!他要做給別人看,讓別人知道他家的條件,這樣孩子好找媳婦。
姜大叔這個老實人當然想不出這個,這基本上都是葉麟一手包辦。
當然,也是經過姜大叔同意的,如果姜大叔不同意,葉麟說什么都沒用。
這個年代同樣講究隨份子,最少兩毛錢,最多兩塊錢,出五毛錢,全家就可以吃一頓葷素席。
不過這個年代的席面很簡單,買點豬頭,豬下水,用圓白菜燉,熬白菜,蘿卜時加些肥肉和肉皮,這兩樣往桌子上一端,再放上去二斤散裝白酒,就算是一席了。
看上去很簡單,但是在這個年代,又有幾家能做的出來,豬下水就不說了,豬頭有幾個人能買到。
說實話,如果不是有葉麟,不要說豬頭,就連豬下水姜大叔都沒有地方買去。
這些豬頭豬下水,都是葉麟送給姜大叔的,根本不要錢,不管怎么說,姜大叔給自己干了那么長時間的活,送這點東西還不是理所當然。
除了隨份子的,還有送賀禮的,賀禮主要是三大件,臉盆,暖瓶,毛巾或被面。
當然,除了這三大件,還有毛爺爺的像章和石膏像,石膏像是毛爺爺去安源的那種。
葉麟當然也送禮了,而且是把所有人送的禮都送了一遍,什么臉盆,暖瓶,毛巾,被面,像章,石膏像。
不光如此,葉麟還給了新人每人一個紅包,而且每個紅包都裝了六十六塊六毛六分,代表著六六大順。
除了這些,葉麟還送給新人一輛自行車,鳳凰自行車,不過就一輛,這是葉麟故意的,兩輛的話,該一個人騎一輛了,一輛可以帶著。
說實話,一輛自行車葉麟還真不在乎。
又不值什么錢,比著姜大叔這些年給他賺的錢,這只是毛毛雨而已,甚至連毛毛雨都算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