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捆機!不知道為什么,這幾個字出現在葉麟腦海里。
“對啊!可以弄一臺打捆機。”
葉麟前世見過這玩意,工藝比較簡單,而且打捆機還分為方捆和圓捆。
方捆機由機體框架、傳動機構、喂料機構、密度調節機構、壓草活塞機構、草捆長度控制機構及車輪行走機構、拾禾器、打草滾筒、鏈輪傳動機構、繩盒、引繩桿及預警裝置、液壓控制機構等部件組成。
由拖拉機通過傳動機構帶動連桿驅動喂料壓板和活塞作往復運動。
秸稈通過進料口、在喂料壓板的作用下,進入儲草腔內,再由壓草活塞推入并被壓緊前進。
打捆時自動引繩,自動拾取秸稈作物,自動打捆,自動切繩,通過對槽**小的調整,來改變打捆時的繩圈和草捆密度,使草捆不散、不凌亂。
圓捆機更簡單一點,不過葉麟不準備造圓捆機,因為不容易存放,方捆機打出來的捆就不一樣了,可以直接垛起來。
說不定到時候還有用,甚至說冬天還可以用來燒火取暖,簡直是一舉兩得。
想到就做,葉麟轉身回到屋里,然后就進入空間可是研究起來。
說的永遠比做的容易,葉麟雖然見過,甚至還知道原理,但是沒有做出來之前,誰也不知道行不行。
不但如此,葉麟還要在前面做一個給收割機似的除草機,前面割,后面打捆,還好拖拉機夠大,要不然還真不容易帶動。
做出來第一臺的時候,葉麟裝上出去試了試,有點不太理想,又進行改進。
一次,兩次,一直到第五次,才達到葉麟的理想,任何葉麟就開著拖拉機在農村地里跑。
因為要打捆,速度并不是很快,葉麟忙活了一個下午,也才割了幾十畝而已。
看著土地上一個個長方形的草捆,葉麟并不是很滿意,主要是因為太慢。
拖拉機沒問題,甚至說都沒有用力,也是,70的拖拉機拉這種打捆機還真是有點浪費。
晚上吃完飯以后,葉麟又進入了空間,因為他想研究一個大的,現在的打捆機,機器寬度只有一米五。
葉麟在想,能不能像犁子一樣,弄個好幾米寬,這樣一趟過去就相當于好幾趟。
一邊研究,一邊實驗,還別說,還真讓他研究了出來,再當天晚上十二點左右,葉麟造出來一臺打捆機。
這臺打捆機,寬度達到了六米,用70的拖拉機帶動一點問題都沒有,剛弄完的時候,葉麟還擔心不能用,沒想到試了一下一點問題都沒有。
可能是吃進去的草太多,機器過去以后,一捆一捆的草就出現在后面。
和昨天下午截然不同,昨天下午的時候,隔很遠才有一捆,現在基本上都挨著。
也是,這可是昨天的四倍寬,吃下的草當然也是昨天下午的四倍。
看到研究成功了,葉麟就把拖拉機收起來,然后就進去休息了。
葉麟現在基本上能不進空間休息就不進空間休息,他正在適應這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