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寧愿自己家孩子在工廠干個小工,干個學徒,一個月賺十幾塊錢,也不愿意讓孩子出去干伺候人賺幾十塊錢。
說出去不好聽,如果在工廠上班,哪怕是個學徒,說出去也可以說在什么什么廠上班。
可是伺候人的活這么說,難道給人家說,我們家孩子沒有正式工作,在外面蹬三輪車拉人。
好說不好聽啊!不要說現在這個時候,就算是幾年以后也是一樣,這種觀念一直到九十年代還有。
一直到九十年代中后期,大批大批下崗職工,大家各謀生路,這種觀念才慢慢消失。
來到趙四方家住的大雜院,葉麟把三輪車停到外面,然后就看到有人對自己指指點點。
可惜葉麟根本就不在乎這個,他也從來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只要自己心里知道怎么回事就行,管別人怎么說。
沒辦法,葉麟在西交民巷的名氣太大了,在這里可以說沒有不認識他的,當然他才回來沒有多長時間,但大家都已經知道了。
“這不是二傻嗎!”一名中年婦女說。
“噓,可別叫二傻了,二傻能找到翟主任那樣的媳婦嗎?”另外一名中年婦女說。
“是啊!太有福氣了。”
“什么福氣啊!我看還是李老師有先見之明,提前就給找了一個媳婦放家里,現在都已經是主任了。”
“翟主任也真是,他這是干嘛?我看像是拉車。”
其實人力車一直都有,在解放前就有人力車,那時候叫黃包車,所以這些中年婦女一看就知道葉麟這是在干嘛。
“是啊!翟主任也不怕丟人。”
“行了,大家都少說兩句吧!不要在背后說翟主任的壞話。”
“就是,也不怕爛嘴。”
這些中年婦女中,不但有維護翟穎的,還有維護葉麟的,因為他們家孩子就和葉麟在一起玩。
而且現在家孩子現在不在,葉麟時不時還給家里送東西,什么肉啊面啊。
他們當然要維護葉麟,可惜這些別人中年婦女并不知道。
“我說劉嫂,聽說上山下鄉的知青都要回來,等你們家孩子回來,你讓他也去拉三輪去。”一名中年婦女說完笑了起來。
“哼!不可理喻。”叫劉嫂的中年婦女說完就進了院子。
不過這些葉麟都沒有聽到,這些中年婦女也不敢讓他聽到,所以是在他進去以后才說的。
不過就算是聽到,葉麟也不會在乎,嘴在她們身上張著,愛說就說去唄。
而葉麟這個時候已經來到趙四方家,上去敲了敲門,開門的是趙四方。
看到葉麟過來,連忙說道:“老大,怎么是你?”
“就你一個人啊?”
“嗯!我爸媽還沒有回來,對了老大,你這一身是什么打扮?”看著葉麟穿了一件黃馬甲,趙四方問。
“進去說。”
“噢好,老大快請進。”
進屋以后,葉麟直接坐了下來,說道:“四方,你爸媽那邊你怎么說的?他們同意沒有?”
聽到葉麟問這個,趙四方苦笑著搖了搖頭說道:“還沒有,我爸媽的意思是讓我頂我爸的辦去工廠上班。”
“呃!你爸媽之前不是說讓你弟頂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