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們給點推薦和收藏哈,如果能給點打賞,送螞蟻上新書榜,就更好,多謝各位!
***********
如果不是他后來找來了奔馳,給他們演示了斯特拉改裝的斯瑪特,給奔馳留下了驚艷的印象,他是不可能換來奔馳的5000萬美元注資,和后來的技術支持的。
有了奔馳的那5000萬美元的注資,才算讓他緩了口氣,他后來又用同樣的手段去豐田做了路演,最終換來了豐田在驅動電機和電動車變速器方面的技術支持。
正因為這兩家巨頭的力挺,斯特拉才能從段艱難的歲月里挺過來。
而這讓奔馳和豐田,對他們刮目相看的基礎,就在于他們那套獨門絕活:斯特拉BMS系統!
可現在的問題是,直到去年,斯特拉都無法做到真正的盈利。
高支出,高成本一直是困擾斯特拉的主要問題。
這也是他在華國設立了第一家海外工廠的原因之一!
那里不光人工便宜,還出了名的人傻錢多。
好不容易今年斯特拉的產能提升上來了,交貨量開始猛增,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可哪想到,昨天斯特拉在魔都又發生了一起自燃事件,消息今早傳到米國,美股一開盤,斯特拉股價就重挫下跌了4.6%,市值直接蒸發三十七億美元。
今年剛剛開始盈利,可在股市上卻遭遇下挫暴跌,一早上他已經接到了無數股東打過來質問的電話,這讓他承受了非常大的壓力。
在目前其他車商巨頭紛紛進軍電動車市場的年代,這樣的錯誤,是絕對不允許的!
從03年斯特拉品牌創立開始,那時候那些世界大廠對電動車并不重視,甚至很多大廠,還都幸災樂禍的等著看斯特拉失敗的笑話!
他們肯定不會想到,十幾年后當他們紛紛轉進電動車領域時,這個當年他們看不起的斯特拉已經成了業界標桿。
哪怕那些世界級大廠在是實力雄厚,也沒有任何一家能夠撼動斯特拉在這個領域里的地位。
別看奔馳和豐田依舊是斯特拉的大股東,他們覬覦多年的斯特拉BMS技術,可直到到現在,他們卻連斯特拉這套獨門絕技的毛都沒摸著。
這是斯特拉存身立命的根本,馬克自然知道這套BMS系統的重要性,所以他一直把這套技術奉若珍寶,絕不允許泄露半分。
作為目前世界最好電動車企業的掌門人,馬克非常明白,想要在業界領先,就必須在三大指標上保證領先:續航里程、百米加速時間和電池衰減(壽命)!
而這三項指標,都是和BMS既電控系統息息相關的。
續航里程主要由電動車電池的容量來決定,那怎么才能讓這么多電池在一起工作且保證安全?這可不是簡單的加上冷卻系統和保險絲這么簡單。
百米加速時間不僅需要好的電動機,電池的輸出功率也是決定性因素。
電池的壽命,這是電動車之所以能成為電動車的核心問題,在控制電池衰減方面,斯特拉遠遠領先于世界所有電動車生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