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給點推薦,收藏和打賞支持一下唄!
**************
聽了肖鋒對這種電影模式的描述,陶卓然興奮了,這完全是一種新的電影模式啊!
其實近些年來,已經有一些電影公司在這方面展開過嘗試了。
就比如最早在2012年,好萊塢就拍攝過一部《勇者行動》,其中就大量使用了第一視角的拍攝手法。
當時就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甚至后來不少電影公司都紛紛模仿這種手法,尤其是很多功夫電影。
但這樣的拍攝方式成本實在太高,這種拍攝方式并沒有大面積火起來。
畢竟沒有太合適的防抖攝像機,畫面防抖這一塊始終做不好,需要大量的后期銳化處理,才能將畫面質量提高,這就大大提升了成本。
而如果不舍得成本做這些,那這片子就災難了,看起來鏡頭搖搖晃晃,畫質模糊不清,要不了幾秒鐘,就得把觀眾看吐了。
片子一結束,恐怕就要被無數觀眾問候導演的祖宗,所以一般不是大制作的電影,也不舍得用這樣的拍攝手法。
而且很多大投入的電影都是請大卡司來出演的,你用第一視角,這豬腳整部電影下來,連臉都沒露,你說買票進影院追星的粉絲圖個啥?
但不管如何,這樣的拍攝方式,在新一代動作片中還是很有市場的。
而現在金子喬研究出了一套全新的防抖程序,大大提高了攝像的清晰度和穩定度,這就大大的降低了這種拍攝模式的成本。
這樣一來使用這種手法來拍攝一部完整的動作片,是完全可行的。
而陶卓然更是一下就體會到了肖鋒所說的宣傳的精髓之處,全程無需豬腳露臉,這樣就無需請什么名角。
制片方可以把更多的資金花在影片制作上,這樣一來就很容易可以制作一部精品電影出來,而電影火,那他們的游戲就會火!
而且一旦他們這次電影和游戲要是做成了,那么今后還有可能會衍生出一種新的動作電影流派。
最關鍵是浸入式電影有了,那浸入式的游戲還會遠嗎?一想到這,陶卓然竟然感覺渾身都要發抖。
“其實這套防抖程序在視覺識別系統上的作用更大,尤其是在動態視覺識別領域。”
金子喬笑著說道,陶卓然則眼睛猛然變得更亮了。
“金總你是說自動駕駛?”
“哈哈,不止自動駕駛!物聯網,AI,機器人,等等領域都可以用到,它的用途廣著呢!”
陶卓然聽了金子喬的描述,不由恍然大悟,確實自己此前的想法太局限了。
這套防抖程序,如果用在AI領域,那可就了不得了。
現在機器人為什么還不能大面積推廣,還有自動駕駛也一直遲遲沒有取得大突破,主要困擾科學家們的最大難題就是動態視覺識別。
目前人類掌握最先進的人工智能,也還處于2D階段,就比如國內那幾家AI大佬,他們的程序更多的也就是配合華威,用在圖像識別,和人工成像方面。
也就是說目前主流的AI,也就處于嬰幼兒的看圖識圖的水平。
而真正能夠影響并改變人類生活習慣的AI,則最起碼要達到認物并且識物的標準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