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哎,醒醒。”
章嘆連忙忍住笑推了推李懷。
李懷一個激靈醒了過來,迷糊地看著一屋子注視的眼光,頓時不好意思地尷尬一笑。
滿屋子人頓時哈哈笑了起來。
凱歌導演也很大度的笑了笑,“小李看來確實累了,下午剛來就和我們熬到這會兒,不過干我們這行就是這樣,以后慢慢就習慣了,行了,咱們繼續吧…”
一屋子人繼續討論起了劇本,好像剛才的事情從沒發生過,一個個非常嚴肅認真。
李懷偷偷看了下手表,已經過了凌晨1點,好家伙,這幫人難道準備干通宵?
雖然不多只有五千塊錢,但畢竟是簽約進入了劇組,李懷也提起精神仔細聽了起來。
這次劇本討論遠比他想象的要復雜。
一個這么大的項目運行,根本不是某個人一拍腦袋就能決定的。
就單說這個劇本,考慮的不僅僅是國內觀眾的口味,也要考慮到日韓歐美市場的接受能力。
畢竟,這個項目凝聚了太多人的希望。
領導希望能做出成績,趟出路子。
投資商希望能收回成本,做出一個出色的項目。
演員和幕后成員希望能有一份厚厚的資歷,更上一層樓。
沒人花這么多錢是為了應付差事。
所以,盡管一個滿臉疲倦,也都精神亢奮的探討著劇本,年紀最大的凱歌導演更是神情專注,認真聽著每個人的意見。
他們,真的是在認真做電影…
而李懷知道命運,這么多人的努力,被整整罵了那么多年,甚至罵的最響的,絕大部分都是人云亦云,連電影院都沒進去的家伙。
看著這一張張熱忱的面孔,李懷頓時覺得,做電影這行,或許遠沒有看上去那么風光。
研討會一直持續到凌晨三點,眾人堅持不住才散去睡下,李懷整晚不發一言。
他實在不知道該怎么說。
毫無疑問,這位導演是值得自己尊敬的,文學修養及其深厚,對待電影也很有匠心。
而且無極的創作理念,李懷也大概弄明白了一些。
凱歌導演試圖從歷史中抽離出來,以超脫于歷史的層面,反射貫穿出他認為最重要的命運、自由、犧牲…
格局夠大吧?
但問題也來了,這位導演想要表達的東西太多,加之要兼顧海外觀眾的原因,導致寓言式的故事線單薄,臺詞空洞。
李懷認為,這部電影后來的災難,沒有人該被責難。
你能怪凱歌導演嗎?
在高度娛樂化的后世,哪怕有觀眾想吃豬飼料,也會有導演精心包裝一番賣給你。
相比之下,一個導演愿意將自己認為好的東西精心烹制呈現給大眾,哪怕絕大部分人不買賬,也看起來可愛的多。
但你能怪觀眾嗎?
大家掏錢帶著期盼進了電影院,想要享受一部畫面精美,故事情節跌宕起伏的國產大片,卻發現暈暈乎乎不知講了個啥,不罵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