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潤影視一直是華語影壇的老牌公司,早先以拍海鹽劇起家,就在去年海鹽出走成立工作室后,業界一直對他們今后的發展保持觀望。
事實證明人家在后海鹽時代做的還不錯,先是捧紅了孫麗,隨后就是趙麗瑩。
李懷本以為事情很簡單,就是買個沒人拍的劇本而已,但劉正卻帶回一個消息:海潤的劉總想要見他。
海潤在去年就已完成了全國布局,作為后輩自然不能跟這些龐然大物比,因此李懷和劉正只能上人家公司拜訪。
“歡迎李總和劉總,來,嘗嘗我今年剛買的新茶。”
海潤影視的一間辦公室內,面相和善的老總劉顏明一邊招呼他們,一邊親自泡茶。
“恭喜李總,星海剛一出手就不同凡響啊。”
劉顏明說的是即將迎來大結局的《武林外傳》,前世敢跟春晚杠收視率,現在錯開時間自然更火爆,預計會達到12%。
“那里,都是運氣,還要跟前輩好好學習。”
李懷笑著喝了口茶,同時給了劉正一個眼神。
劉正笑了笑,開口道:“劉總,關于《亮劍》改編權和劇本的事,您考慮的怎么樣了,我們這小公司到現在還沒項目呢。”
劉顏明摸了摸下巴,“其實不瞞二位,我們公司早就對這個項目有安排,只是因為一些審查方面的問題耽擱著,而現在,時機已經成熟。”
李懷無語,這時機成熟的也太巧了吧。
他是重生者,自然有眼光優勢,但一般影視公司立項卻是件很慎重的事,畢竟涉及到龐大的資金投入。
難道自己的冒失舉動讓這位老總決定賭一把?
“不好意思,是我們冒昧了。”李懷雖然有些遺憾,臉上卻不動聲色。
劉顏明微微一笑,“李總很看好這個項目?”
李懷滿嘴跑起了火車:“也還行吧,主要是這本寫得挺爽,我就尋思著試一試,畢竟年輕沒什么經驗,只能硬著頭皮亂闖。”
“李總真會開玩笑。”
兩人呵呵呵的笑了起來,都是一臉的忠厚。
劉正在一旁看的有趣,他發現自己這小兄弟性格挺矛盾。
說他沒野心吧,又是成立公司又是瞎折騰,說話辦事跟個老油條一樣。
說他是標準的商人吧,又經常意氣用事,有時十天半月也不去一趟公司,一些新來的職員至今還沒見過他的面。
好像做什么事都憑自己喜好,越來越任性。
“既然這樣,我們就不多打擾了。”李懷放下手中的茶杯,準備離開。
劉顏明一愣,呵呵一笑,“李總別急呀,你如果真看好的話,我們可以共同開發嘛。”
李懷和劉正互相看了一眼,原來這位打的是這個主意。
聯合開發在影視圈很常見,大家可以集中資源,分擔風險,共享版權收益。
在后來,一個項目甚至會出現十幾家出品方,并且當做產品進入金融市場運營。
但其中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在作品成型過程中,誰都想插一手,你安排這個演員,我安排那個導演,有時就會弄出大爛片來。
選對合作伙伴非常重要。
李懷沉思了一下,“劉總,您對這部片子的預算是多少。”
劉顏明看了他們一眼,“帶上后期宣發,1000萬。”
1000萬,戰爭片?
夠個毛!
怪不得《亮劍》劇組出了名的窮。
然而1000萬哪夠的話剛到嘴邊,李懷就咽了下去。
既然拍攝過程無法掌控,那么最好別輕易干擾。
萬一錢多了,劇組想請什么名演員,搞什么大場面,拍走樣了怎么?
想到這里,李懷笑了笑,“當然可以,星海很期待和海潤的合作。”
最終,雙方達成了協議,李懷出資500萬作為《亮劍》的聯合出品方。
思路打開后,他又讓劉正找到柳蕓龍,同樣出資400萬入股了《暗算》。
投資了兩部電視劇后,公司賬面上的資金還寬裕的很。
市面上倒是有些日后收益不錯的電視劇項目,但其他公司又不是傻子,早早的參與了進去。
至于電影,現在還是三大導演橫行的時間,他這小蝦米根本不入人家法眼,剩下的就是以港島那邊電影為主,冒然進去很容易被人當傻子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