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想到是,第一個混出圈的是大颯蜜老徐,竟然直接問頂流量寶座。
這是完全不同的全新體驗,寫出東西第一時間就能收到讀者的反饋。
一干玩文字的自然不甘落后,整天沉迷于博客,時常對著回復發出猥瑣的笑聲。
他們都有自己的專欄,但更新回復博客幾乎成了第一等大事。
至于雜志社拖更、斷更這種小事,自然是毛毛雨啦…
這可把當編輯的六哥急壞了,迫不得已跑到博客上去捉人,約定線下催稿,沒想到最后自個兒也迷上了。
好嘛,于是大家網上打嘴仗,線下再約飯,弄的大軍越來越龐大。
人雜了,自然也有毛病。
最突出的,就是浸染了網上的那絲戾氣。
“真是,現在什么亂七八糟的人都能出來,那什么芙蓉姐姐,人走穴一場頂的上你干好幾個月,還有那什么鳳姐,華國人都出現審美疲勞了嗎…”
說話的是一文化雜志編輯,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
另一個社會專欄作家立刻杠了起來,“我覺得你這看問題太偏了,互聯網文化興起必然有個過程,說不定再過多少年,這些網紅反而會成為主流呢?”
“你這純屬天方夜譚…”
總之,本來是啤酒燒烤加八卦的飯局,竟然搞成了奇葩說現場。
大家都很上頭,從最近出現的網紅談到了國人文化喪失這一宏大命題。
本來想放松一下的李懷有些無語。
他以前也喜歡高談闊論,但經歷了邊疆的一切后,他對于整天嘴上談這些已經失去了興趣。
還不如以前飯局的不健康笑話大會…
不過也可以理解,互聯網的興起對一切都產生了沖擊。
好處自然是不少,但所有產業都在瘋狂加速。
可能剛進大學的熱門專業,畢業時就成了過時的冷門…
可能本來前途興旺,準備單一輩子的公司,兩年就徹底倒閉…
前一兩年還很紅,第三年就成了路人…
加速的結果必然會引發焦慮,就像在座的大多是傳統媒體人,又開始面對中年危機,總有些擔心會被社會淘汰…
李懷實在不想插嘴,因為無論說出什么,總會有相反的觀點進行辯駁,純屬浪費時間,所以一直低頭在和程曉慶探討他做的那個紀錄片《百年中國.影像志》。
然而沉默的人總是更容易引起注意,不一會兒就開始有人詢問李懷的看法。
詢問的不僅是個女人,而且還是個老鄉,名叫柴槿。
李懷實在不想答辯,于是隨意打了個哈哈轉移話題,
“這種事兒我也說不清楚,不過記得那會兒武俠流行的時候,我不僅喜歡看金庸的,也看全庸的…”
在座的幾個人頓時笑了起來。
“對對對,我還喜歡看金庸新寫的…”
“金庸著寫的…”
“還有吉龍的…”
嘻嘻哈哈玩鬧到十點散場,不想麻煩司機,李懷自己打車回到了家。
小妖精正在游戲室,看到他后摘下了耳機,“老公,你回來了,我去給你弄點醒酒湯。”
“不用不用,沒喝多少…”
李懷擺了擺手,“我也好久沒玩了,咱們倆一起去十字路口堵部落小號。”
誰想小妖精根本不搭理,“不要,我要玩這個游戲。”
說完,就帶上耳機聚精會神敲起了鍵盤。
李懷湊過去一看,只見上面幾個卡通非主流俊男美女,伴隨著↑→↑←↓整齊得瘋狂熱舞。
原來一代潮流《勁舞團》都出來了,那么葬愛天團還會遠嗎?
李懷搖了搖頭,得,看來以后出門得小心點兒,別仗著自己會兩下子就敢隨便惹人。
因為實在保不齊,
誰的褲襠里就揣著二斤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