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第一章送到,第二章正在加班加點的趕,晚上應該能出來了。
——————————————
“這圖解分明按著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怎么少了一個?”
韓誠定晴尋視一番,見四下里并沒有殘缺的痕跡,揣摩了半天也沒看出里面蘊藏什么玄機,索性不再想了,先試試再說。
韓誠先在洞內的石墩上運功調息了片刻,將自身的狀態調整到了最佳,才開始從東壁許多圖像起,照圖練習起來。
因為沒有文字解說,也沒有順序標注,所以修行時全得靠模仿圖解上的姿勢一邊練一邊悟了。
起首是一連十二個人形的坐像,全都跌坐朝前。頭一個兩手直向膝頭,一目垂簾內視,首微下垂。第二個頭略正些,神態十分安閑。
以下的十個坐像,咋一看好像都一樣,除了面貌胖瘦、身材高矮不一外,別說姿態相同,就連服裝和那衣紋都是一個樣式畫出似的,完全看不出有什么區別,但是從第十三幅圖開始,飛潛動靜,就沒有一點雷同之處了。
韓誠可不會認為前十二幅圖都是白陽真人無聊捏造出來耍人玩的,定有深意在內,只是自己道行太淺,沒有看出它的奇異之處。
既然看不出來,那就按部就班的修行即可,日子一久,興許就能悟出里面蘊含的上乘大道也未可知。
自此日起,韓誠便照著圖解上面的熊經鳥伸圖,從第一幅開始一一練習起來。
先只是打算照本畫符,每一幅圖都練上幾次,不管有沒有效果,能不能練出來,先試上十幾次再說,試驗完了再挨次繼續往下練習,直到把這三百六十四幅圖一一練完,看看情況如何,再作計較。
等韓誠照著圖解才練了兩式,便覺出有些意思,一式有一式的用處,心里頭禁不住怦怦跳動。
連覺都顧不上睡了,照式勤練不已。第一日連著幾次,練了二十余式。坐完了功課便練,練完又坐,雖已有了不少感悟,尚不能將各式融會貫通。等到一月過去,已會了百十來式。
連日苦練,只覺丹田中真氣越練越強,越來越純厚,精神越來越旺,仿佛有使不完的精力。
全身氣機隨著圖解姿勢的變換按著某種玄奧的軌跡不斷運轉,有氤氳之態,逐步匯結,與之同時,腦際泥丸宮清涼之氣圓轉如珠,二者之間隨著圖解姿勢的變換漸漸生出一道引力。
氣機受引力緩緩上浮,至喉間十二重樓底部力盡,又慢慢沉下,如是再三。
在此過程中,四肢百骸、五臟六腑、周身竅穴,似乎都受引力牽動,與泥丸宮隱隱呼應,息息相通。
靈臺也變得越來越清明,對四周的感知能力大增,周身數丈之內落針可聞。
就這樣一邊揣摩一邊修煉,以極大的毅力,不知疲倦的苦練了約莫一年左右,韓誠終于將三百六十四式白陽圖解初步練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