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上一章獻書的內容劍客進行了微改,沒再把《白陽殘章》、《純陽丹經》、《天遁劍訣》、《合沙奇書》都獻出去,改成只獻了一部《合沙奇書》了,有疑問的書友不妨回頭再看一遍。
……………………………………
爾后的數十天,韓誠都在云崖洞內跟著靈靈子辨識《合沙奇書》上的古篆文,在師父的幫助下,他基本將《合沙奇書》上的文字都認全了。偶爾還有個把個模棱兩可的,已經無礙大局,到時候入藏書閣再去查一查就行了。
因為師徒倆都沒有五行道法的基礎,所以在心法的修習上靈靈子也沒有多少能幫到他,絕大部分的內容還得靠他自悟。
平日里,韓誠就在自己的洞府內,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苦修《三元經》與《合沙奇書》。
虧得有白陽圖解打下的超厚實根基,讓他體內可以兼容多種真氣,這才能同修兩部天書。
《三元經》的修習并不復雜,在真氣運行的路徑上跟《白陽天書》大同小異,有靈靈子的隨時指點,倒也進行的順順利利的,沒出什么差錯。
《合沙奇書》的修習卻有些麻煩,不過威力卻要強出《三元經》太多。
合沙道長認為世界本是一氣,一氣而化五,分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行相生相化,相容相克,萬物由此而成,萬法由此而出。
其中又有先天和后天之分。
先天者,乃天地未分之時混沌之中五行之始元也;后天者,乃天地剖辟三才定位之時后五行之精用也。
先天是五行之生之成,后天是五行之化之用。
先天之理,五行萬物相生相制,以生發為主。后天之理,五行萬物相克相制,以毀滅為主。
借著五行相生相克之道,可以在足厥陰肝經、足少陽膽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等五脈中同時練出乙木,丙火,戊土,庚金,癸水五行真氣。
然后將這分存于各自所屬經脈之中的五行真氣再根據五行相生的順序運行體內真氣。
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達到環環相生,倍增倍長的目的。
如此五行同修,相生相化,法力增長的速度遠比修習單一屬性的真氣來得快,法力的總量也絕不是簡單的一加一等于二。
可以說,同境界的修士,修煉《合沙奇書》的那一個法力要遠強于對方。
韓誠花了數月的光景,才堪堪將兩成的白陽真氣煉化成五行真氣。
就在他打算一鼓作氣,繼續煉化白陽真氣的時候,突然收到了師父靈靈子的飛劍傳書,讓他去云崖洞取那太白星辰之氣和天金玄氣。
等韓誠御劍飛到了云崖洞,進洞后看到靈靈子正盤腿坐在蒲團上運功打坐,臉色有些慘白,一副元氣大傷的樣子,心下微驚。
“師父你怎么了?沒事吧?”
韓誠行完禮后,關切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