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時左右,半斗頭陀請陳老爺來到臥室躺下,房中只留下裝猴子的鵝籠和馮三眼一人做助手,閑雜人等一律趕了出去,又讓管家陳七把守房門,不許旁人吵擾。
半斗頭陀讓馮三眼在臥室臨窗的位置布下一個香案。馮三眼心里不由得納悶,忍不住開口問道:“大師,這治病救人又不是驅邪禳災做法事,怎么還要設香壇呢?”
頭陀笑了笑,神神秘秘地低聲說道:“陳老爺這眼疾是咒術所引起,一般的醫藥針石自然是治不了的。不瞞小哥,我這是打算用時間失傳已久的祝由十三科中的巫醫之術來給陳老爺治病換眼。”
祝由科,也稱祝由術,遠古時便已有之,起源于巫教,最早見載于古醫書《素問》,是一種結合醫術與符咒之術的特殊醫科。元明時期太醫院專門設立祝由科,排在醫科第十三位,俗稱祝由十三科。后來因太過神秘晦澀,漸漸失傳于世間,但民間還是有一些偏方可以看到祝由術的影子。
“祝由十三科?從來沒聽說過這么一門醫術啊?”馮三眼一臉茫然。
半斗頭陀說道:“這門醫術十分神妙,但如今早已斷了傳承,我家祖上曾得高人傳授一些,只是殘篇,也未能學全。”接著又給馮三眼打比方道:“老百姓家里有小孩子常常夜哭,便會裁剪紅紙寫上字句張貼在街頭路口。這個你總是見過的吧?”
半斗頭陀這樣一說,馮三眼倒是一下子想了起來,鄉間若是誰家有嬰孩啼哭鬧夜,家里老人便會裁剪巴掌大小的紅紙,請人寫上“天惶惶,地惶惶,我家有個夜哭郎。過路的君子念一念,一覺睡到大天光。”之類的字句,然后張貼在路口街頭顯眼的地方,據說看到念誦的人越多,小孩子的夜啼之癥也就好得越快。
“那就是祝由術?”馮三眼好奇道。
“祝由術流傳千年,如今雖然幾乎泯滅,但有些偏方法門早已融入老百姓的生活之中。”半斗頭陀點頭嘆道。
(本章未完,請翻頁)
馮三眼一時之間自然是無法體會祝由術的神妙,他也懶得去想,眼下只有能治好陳老爺的眼疾才是正事,于是不再多問,只是按照半斗頭陀的吩咐行事。
香案擺設完畢,半斗頭陀從肩上的褡褳里取出一包藥粉,放入香爐里點燃,送到陳老爺和鵝籠里的猴子面前熏了熏,眨眼的功夫,陳老爺和那活蹦亂跳的猴子便都昏沉入睡。
馮三眼按照半斗頭陀的吩咐,將猴兒從鵝籠里取出來放到臥室床上,和陳老爺并排躺好,又用毛巾蓋住一人一猴的雙眼部位。
“祝由神術,驅瘟逐疫。仙師神農并蚩尤法駕在上,助弟子手到病除。”半斗頭陀站到香案前,雙手結一個古怪的手印,嘴里一陣念叨,念完拿起一把黑漆漆的牛角嘟嘟嘟吹了三聲。
隨著牛角聲響起,香案上兩支蠟燭燃燒的火焰猛然竄起老高,半斗頭陀讓馮三眼遞過一柄剪刀,拿起香案上一張黃紙閉著眼睛開始裁剪起來。
半斗頭陀身形矮胖,連手指也又短又粗,看起來笨拙不堪,馮三眼在一旁看他一把剪刀越剪越快,生怕他一不小心把自己手指給鉸傷了。
不多久,半斗頭陀渾身開始冒汗,呼吸也開始粗重,馮三眼正不知所措,半斗頭陀閉著眼喝舔了舔干涸的嘴唇,朝馮三眼道:“端水來,快!”
馮三眼不敢怠慢,連忙將臥室桌子上的大茶壺抱過去遞給半斗頭陀,半斗頭陀接過茶壺,直接將壺嘴含住,咕咚咕咚大口喝起茶水來。
直到一壺茶水喝完,半斗頭陀才吐了口氣,手上的剪刀又繼續飛舞起來,約摸過了半柱香功夫才終于停住,緩緩睜開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