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它比《餓虎狂龍》、《蛇形刁手》等電影多出半個月的拍攝時間,主要是因為《蛇形刁手》的成功,使得吳思源有更多資金制作《醉拳》。
他為了賺取更多票房,也愿意精益求精,盡可能把《醉拳》拍得更好。因此葉勁這次拍《醉拳》,比上次拍《蛇形刁手》還辛苦。
單是電影最后的那場決戰,就足足拍了五天的時間,重復拍了三十多組,方才令吳思源滿意。
“OK,我宣布《醉拳》正式殺青!”拍完最后一個鏡頭之后,吳思源高聲向大家宣布道。
聽到他這么說,大家也都忍不住歡呼起來。
“吳導,我還是希望能參加這部電影的后期制作。”葉勁向吳思源道。
上次他參與《蛇形刁手》的后期制作,就學到了不少的知識,對于電影后期制作有了一定了解。因此這次他依然還想參與其中。
“當然可以。”吳思源笑道。
……
轉過天來,葉勁就跟著吳思源開始為《醉拳》進行后期制作。沖洗、剪輯、配音、配樂、配光,完成樣片,沖印拷貝……
在為《醉拳》配樂時,葉勁向配樂師周福亮提議道,“周師傅,能不能給這一段配上古曲《將軍令》呢?”
周福亮一愣,看向葉勁,“為什么要用《將軍令》呢?”
《將軍令》是一首古曲,之前就已經出現在很多粵語片中。這首曲子給大家的印象,也是比較古老,比較老派的曲子,并不是很受歡迎。
“我覺得這個電影配這個曲子剛剛好。”葉勁解釋道。
《黃飛鴻》系列電影中怎么能少得了《將軍令》呢,那可是專屬黃飛鴻的BGM(背景音樂)。只要這音樂一響,就沒人能打敗他!
周福亮猶豫了一下,看向吳思源,想問他的意思如何。
配音室不只為一家公司、一部電影提供服務。每家公司用配音室,都要花錢租時段,就像上KTV唱歌包房一樣,不過收費當然要比KTV高得多。
他現在手上沒有《將軍令》的配樂,必須要去曲庫去翻找。一來一去就要浪費不少時間。而配音室一小時就要一萬港幣,所以不是隨便耽擱得起的。
吳思源卻點了點頭。
他相信葉勁的眼光,而且葉勁也幫他賺了好多錢。單是香江一地,《蛇形刁手》的票房分成,他就拿到了一百萬港幣。
因此區區幾萬塊,他還是浪費的起的。
見吳思源都不反對,周福亮自然沒意見,于是返回曲庫開始翻找起《將軍令》的配樂來。
……
六零、七零年代,香江電影的配樂基本上都是罐頭音樂。所謂【罐頭音樂】是指已經做好的音樂,用它就像罐頭一樣,打開就直接可以吃,不需要找錄音棚重新灌錄。
因為它廉價易用,所以普遍存在于影視劇、電視廣告、公司宣傳片、互聯網廣告以及綜藝節目中。
之所以香江電影用罐頭音樂配樂,主要也是出于節省成本的考慮。畢竟要請一位配樂師用原創曲目為電影配樂,不僅費時而且費錢。
不過罐頭音樂的弊端,就是只有聲響,沒有貫穿始終、貼合劇情的音樂主題,因此無法準確詮釋電影的內涵,傳遞導演的思想,自然難以引發觀眾的共鳴。
所以后來隨著香江電影市場的日益興旺,電影投資的日益增多,聘請配樂師為電影原創配樂的公司也越來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