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葉先生覺得它有前途?”麥佳尚一聽,驚奇的問道。
英特爾創始于一九六八年,迄今已經發展九年時間。在這九年時間內,它不斷推出成功作品。比如史上第一款微處理器4004,比4004性能高出一倍的8008,第一款個人計算機CPU8080等等。
這些產品在全球高科技領域都處于頂尖水準,引領著計算機發展前進的方向,可以說是行業內的領頭人、佼佼者。
只不過,七零年代到八零年代,正是新舊交替,社會大變革的時代。
傳統產業,如紡織、化工、制造、機械、汽車、服裝、食品等,雖然競爭激烈,有落寞的跡象,但依舊占據經濟主要地位;
高科技產業,如計算機、新材料、新能源、新醫藥、生物工程、先進制造技術等等,方興未艾。雖然發展的比較快速,但還未引起人們的重視。
像英特爾成立三年,盈利不過一百零五萬美元。現在它一年的利潤也不過兩千萬美元,算起來,還不如葉勁一部電影賺得多。
麥佳尚曾經是紐約布魯倫理工大學電子工程系的高材生,對高科技產業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但是他對英特爾的發展也并不太看好。
“葉先生,英特爾的技術雖然不錯,但體量實在是太小了。”麥佳尚分析道,“這樣的小公司是很難競爭過那些行業巨頭的。”
七零年代,生產CPU的高科技公司并不只有英特爾一家,事實上,它在眾多競爭對手中都算是小輩。
它面臨的對手有藍色巨人IBM、有通訊業霸主摩托羅拉、有文字處理先鋒王氏電腦,有信息巨頭惠普等等。
“在高科技產業領域,以往傳統產業的規則,都將不再適用。”葉勁擺手笑道,“它的競爭將更加激烈,更加迅速,而體量不再是取勝的唯一標準。
在這里,不再只是大魚吃小魚,而是快魚吃慢魚。誰發展創新的更快,誰就能夠贏得市場。相反,當被競爭對手占據市場之后,就只有落后及淘汰的命運了。”
在高科技產業領域,向來都是快魚吃慢魚。
好像雅虎,新世紀初市值最高時一千二百八十億美元。但因為它太滿足于當前的輝煌,不再如之前一樣積極進取,因此很快就被競爭對手超越。
九八年,雅虎曾有機會收購谷歌,當時只需要五十萬美元,但雅虎最終沒有收購。
零六年,雅虎曾準備十億美元收購FACEBOOK,當時,馬克·扎克伯格已經同意賣了。但之后雅虎又壓價到八億五千萬美元,這一舉動徹底激怒了扎克伯格。
他拒絕接受這一條件,并親自運營公司,并在隨后將其發展為市值六千億美元的高科技公司。
相比起來,雅虎因為錯失發展良機,最終只得以四十八億美元,被其他公司收購。真可以說是風水輪流轉了。
麥佳尚聽葉勁這么說,有些將信將疑。
葉勁見狀,知道他的見識已經根深蒂固,要想改變是非常困難的事。當下,也不再勸他,而是專心看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