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葉先生。”杜威廉點點頭道。
葉勁隨后開給他一張十萬港幣的支票,這筆錢足夠杜威廉把天堂制藥調查個底兒掉了。
“葉先生,錢我就先不拿了,給您辦事是我的榮幸。”杜威廉推脫道。
“拿著。皇帝還不差餓兵呢。”葉勁擺擺手道。
“好吧,謝謝葉先生。”杜威廉將支票收下道,“我一定盡快拿出方案來,您等我的好消息吧。”
“好。”葉勁點了點頭。
……
之后幾天,并沒什么大事發生。
林清霞的【出軌門】事件,殘余的影響已經越來越小。
絕大部分民眾都堅信她是被《天天日報》冤枉的。只有少部分還對《天天日報》那篇報道堅信不疑,但這種人已經非常之少,掀不起多大的浪頭來。
而婦女團體在抗議了一周時間后,聲調也漸漸下去了。
葉勁給它們的捐款也就夠做這些事的。如果還需要它們幫忙發聲的話,那還得繼續捐款才行。
不過葉勁覺得,現在的效果已經達到了。
目前《天天日報》經過一周的抗議之后,名聲大壞,頂風臭出十里地。廣告商、大品牌都不愿再跟它合作,使得它的廣告客戶流失嚴重。之前,它四十版報紙中,至少有十七版是廣告。但現在,能湊出五版廣告,已經很了不得。
而它的銷量也由之前的一萬份,跌到了現在的三千余份。由一份銷量中等靠上的報紙,跌到了現在小報的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香江注冊出版的報紙多達八十余種。其中,中文綜合類日報,達到二十三家之多,晚報三家,英文日報兩家。剩下的就是周報、馬報、娛樂小報等等。
而香江人口才五百萬。因此銷量過萬的報紙,在香江已經算暢銷。大名鼎鼎的《明報》,在創刊之初,靠著《神雕俠侶》的連載,才將銷量維持在六千份。
《明報》創刊之初,不怎么賺錢,使得金鏞夫婦連喝杯咖啡都要兩人分享,半夜坐渡輪過海舍不得花錢包船寧肯坐碼頭挨凍。
如今《天天日報》銷量不過是《明報》當時銷量的一半,更不容易賺錢,甚至可以說每天都在虧錢。
據葉勁所知,它旗下的編輯、記者、排版、美術、校對等員工,已經陸續接到了解雇信。其他暫時沒被解雇的,也正在抓緊時間找下家。
據估計,這家報社最多再持續一兩個月,也就要垮臺了。既然如此,葉勁自然也就不用捐款給婦女團體了。
何況,一個話題的熱度是有限的。
《天天日報》不尊重女性,這個話題炒了一個月,民眾的關注度已經所剩不多。再炒下去,也不會有更好的效果。
就像俗話說的,死豬不怕開水燙!它都快死了,再罵它還有什么用。
……
一周之后,杜威廉帶來了他設計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