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只要時機好轉,只要收縮戰線,重點發展香江產業,那么會德豐扭虧為盈,相信并不是什么難事。
曾幾何時,和黃也和它一樣虧得一塌糊涂。最慘的時候,幾乎都要破產。匯豊只用一億五千萬港幣,就獲得了百分之二十二的股份。換言之,和黃的市值只剩七億而已。但被李超人接手之后,第一年和黃就扭虧為盈,純利潤三億三千萬港幣。
“葉先生,您的意思是,要跟包金水頂牛?”羅康睿驚訝的問道。
“當然,我又不是頂不過他,為什么要退讓?”葉勁信心十足的道。
這么大塊肥肉擺在眼前,他才不會隨隨便便讓給別人。
“說的倒是。”羅康睿點了點頭。
以葉勁如今的身家,的確不用怕包金水。他擺在明面上的資本,就已經高達三四十億美元,更別提他趁著去年股災賺得幾百億港幣了。
“總之,他抬價我們就抬價,不用怕他。”葉勁又道,“只要不超過我們設定的極限就沒問題。”
“OK。”羅康睿點點頭,“對了,葉先生,我昨天才知道,原來馬登家族并不是會德豐最大的股東。”
“什么?!”葉勁一聽,頓時一驚。
馬登家族是會德豐的開創者,二十世紀初,喬治·馬登在滬市創辦會德豐,購買一只舊船從事貨運業。
因為趕上二戰爆發,帶動了船運業發展,使得會德豐很快發展壯大。到五零年代,它已經成為船運業的巨頭,僅次于太古和怡和。
六零年代初,喬治·馬登退休之后,兒子約翰·馬登即位,開始大規模的擴張。從船運業發展到零售業、地產業、制造業、金融業等領域。
最鼎盛的時候,會德豐再全球一百多個國家都有投資。約翰·馬登每周有兩天時間,都是在天上度過的,飛遍世界各地打理生意,堪稱空中飛人。
雖然這樣做令會德豐戰線拉得太長,以至于管理不善,很多分公司都陷入困境。但是在剛開始的時候,約翰·馬登這種全球布局的霸氣,還是很令人贊嘆的。
因此約翰·馬登在香江商界的人氣極高,他本人還當選匯豊董事、香江市議員、太平紳士,并獲得英女皇頒發的CBE勛章等等。
正因為他有這么高的人氣和地位,光環極盛,因此人們下意識的都把會德豐跟他聯系在一起。
盡管會德豐是一家上市公司,屬于是公眾公司,但大家還是一廂情愿地認為這就是馬登家族的資產。
葉勁也以為擺平約翰·馬登,就能夠成功收購會德豐。
不過現在他才知道,原來馬登家族不是會德豐最大的股東。那位最大的股東一直隱身,秘不示人,如此一來,就為收購增加了不少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