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之后,李嗣業抱著羅盤走了出來,又在西市上的布鋪中買了幾尺最堅固的蜀錦和火麻布,對于他買這些東西的作用,張小敬一概不知。
兩人重新回到新昌坊,張小敬見李嗣業無事,便告辭離開。
李嗣業回到正堂中,鋪開紙張開始作畫,畫的是一種戰術背包的形狀,由于沒有拉鎖,背包的口他設計成穿繩子的束口,連續畫了五六張圖紙后,他招手把家中的一名老婢叫了過來。
“三娘,我聽說你以前在主家做過衣服,你手藝怎么樣?”
“當然好啊,阿郎,不是我跟你吹,三娘從來沒見過比我手藝更好的人。”
“那就好,我要請你做這么個東西,你看看,能做嗎?”
老婢把紙張拿在手上有些發懵,這東西挺新鮮,但大抵還是可以縫制的,但需要的手工很多。李嗣業耐心地給他講了幾遍,老婢把它當做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工作,高興地拿著布料下去了。
“對了。”李嗣業探過頭來說:“火麻布和蜀錦用面粉打上糨糊沾合在一起,然后用掙錢橫豎多縫制幾道。”
“好嘞,郎君你這是要用一輩子嗎,蜀錦和火麻布就夠結實了。”
趁著老婢縫制背包,李嗣業跑到廚房去炒制炒面,把三種面粉放進鐵鍋中干炒,加入鹽、胡椒粉、和些許羊油炒制,滿滿地炒了一大鍋之后,端出來晾干。
他特意在鐵匠鋪打造了一個鐵制磨具,寬一寸,長兩寸半,把混了羊油的炒面填進去,用鐵錠搗實了,倒出模來就是一塊塊壓縮餅干。
這樣的壓縮餅干他共準備了六十多塊,基本可以維持一個月的食用。他把這些自制餅干用裁剪成小塊兒的油脂布包裹起來,以麻絲捆扎。
做完這些后,他把從西市上買來一快銅護身符,用礪石打磨成圓形。買來的羅盤拽下來定盤針,鑲嵌在銅片上,制作成了小型的指南針。
等到天黑時分,老婢已經縫制好了背包,妥妥一個三級包的形狀,容量足夠大,就算路上殺了人舔了貨,也能夠裝下去。
老婢女還在背包的兩側和表面縫制了牛皮套子,上面能夠搭掛弓弩。李嗣業在西市商人那里共買了兩組弩箭,一組十六枝,其中一組掛在蹀躞帶上,另一組掛在背包上。把指南針和壓縮干糧全放進去,還有很大的空間。
至此,所有遠行的準備都已經做好了,但他還是不放心,第二天又到西市上的鐵匠鋪里打造了捕獸夾和鐵蒺藜,無端地給背包里增添了重量。其實這些東西是用不上的,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誰知道路上會遇到什么事情。
他正在家中等待信息,日本人藤牧突然找上門來,這讓李嗣業大感意外,以為他是特意來告別的,前天不是剛吃過餞行宴嗎。
“李郎,有件事情需要你同意,我已經疏通關系,離開東宮,也要到安西去。”
李嗣業吃驚不已,問道:“你一個日本人,就在長安呆著不好嗎,還非要跟著去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