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山底下的驛站巡視,恰巧碰到了從蔥嶺趕來的波斯商隊,李嗣業縱馬攔在商隊前面,商隊中只有兩個腰揣彎刀的波斯武士,兩人跳出來抽刀戒備。
商隊的長者認出李嗣業所披的是唐軍的軍官甲,向后揮手讓這兩人收刀,他親自從駱駝上爬下來,躬身抱胸致意道:
“前方可是大唐安西蔥嶺守捉使,我們是來自大食的波斯商隊。”
“正是。”
“使君,我們這貨物中沒有別的東西,還請使君放行。”
李嗣業笑笑:“各位不要誤會,我并不是要攔你們,我只是有要事向長者詳詢。如今天色已暗,各位不如到守捉城中歇息一夜,我好求教答疑解惑。”
波斯客商們心生疑慮,不知這些大唐安西兵葫蘆中賣得什么藥,都暗中給長者使眼色要他拒絕。
這位波斯長者想必是常年商旅行路之人,能看出其中的情勢,抱胸鞠躬說道:“恭敬不如從命,還請使君前面引路。”
李嗣業帶領商隊前行,沿著山坡走到城門前,對著城頭命令兵卒開城門。
他將大食商隊引進城,立刻命令于主簿安排給商隊中人借宿一夜的房間營地。于構不明就里,但還是積極配合。
他不知道守捉使為何要款待這支波斯商隊,就連商隊這些波斯人也受寵若驚。他們本是亡國之人,如今受大食的管轄,許多波斯人為了政治避難,更是長時間留在長安洛陽等地,還有一部分的波斯人成為了游走兩國之間的商旅,一路所經守捉關卡,沒有唐軍會給他們好臉色。
李嗣業請商隊核心人員在草廳中落座草席,命人將美酒和羊肉端上來款待,一頓酒肉大肆吃喝之后,這些人也放松了警惕,說話知無不言,交流旅行見聞。
李嗣業看到火候已差不多,主動對商隊長者問道:“你們這商隊中可有護衛?”
長者回答:“倒是有兩名護衛隨行保護安全,但進入安西后,將要途徑大漠,大漠中沙盜橫行,等到龜茲城后,會在商會幫助下雇傭鏢隊和刀客。”
李嗣業又問:“你們一般雇傭多少人,給他們的酬金是多少。”
長者略作沉吟,繼續答道:“這是按照商隊的規模來算的,若是二三十人,至少需要雇八人的刀客隊,若是六七十人,需要雇傭二十人,百人以上的商隊,所需護送隊伍要四十人。”
“價錢也是按照商隊規模來給,商隊成員每人須付十五枚第納爾金幣,換算成大唐通寶是三千五百錢,也相當于三匹絲絹。”
李嗣業琢磨了一下,這個價格非常合算,他準備做這筆生意,把守捉城中一部分人調動出來,護送波斯商隊賺些外快。
這念頭無疑也是危險的,雖然有許多唐軍單槍匹馬出來做守捉郎,但作為守捉城的長官,組織隊伍干這種事情,一旦被查出來,軍旅生涯也必然會終結。
但他找不到別的辦法斂取錢財,雖說打仗也能生財,蔥嶺守捉這個地方,是絕對不會遇到這樣的好事的。
李嗣業決定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看看這些精明世故的波斯商人是什么反應。
“如果有唐軍參與護送,你們覺得怎么樣?”
商隊長者愣了一下,顯然沒想到李嗣業會提出如此大膽的建設性意見,他立刻抱胸躬身說道:“我們只不過是私人商旅,哪敢勞動大唐軍隊親自護送。”
“我是說假如呢?”
“大唐安西軍威名赫赫,如能得安西軍護送,我們不勝榮幸,旅程中并無后顧之憂。”
李嗣業欣慰地笑了笑,隨即搖頭說道:“不,你誤會了,如果我蔥嶺守捉要派人護送,不能打大唐軍隊的名頭,非但不能,還要卸去甲胄,裝扮成普通刀客,你所能依靠的僅僅是我們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