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并波悉林作為李嗣業的對手,第一次在沙場上與唐軍交戰,他們一個是唐軍在西域的最高指揮官,另一個是大食軍在呼羅珊地區的總督,這才是同等級之間的較量。只有把大食軍事水平最高的人打敗,他們才能坦然接受這場戰爭的結果。
這次并波悉林所帶的大食軍總共六萬余人,李嗣業的安西軍經過長期戰斗的損失,連同寧遠國以及葛邏祿的協從部隊總共還剩三萬八千人,河中康國和米國派來的輔助兵卒算不得戰斗力量。
李嗣業在木鹿城外擺開了戰陣,軍陣背朝的方向不是木鹿城,而是廣袤的沙漠戈壁,只要作戰失利,他便立刻撤回到河中地區重整旗鼓。
這次不再是側重防御的六花陣,而是主打進攻的魚鱗陣,這個陣型像是不規則的等邊三角形,前軍和中軍分別在三角形的尖端和中央,兩旁和側翼全用來包抄掩殺敵軍。
他敢于擺出這個成吉思汗發揚的陣型,主要得益于四次戰爭以來繳獲的馬匹駱駝,使得唐軍騎兵的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步兵,他完全可以靠機動力施展這種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戰術。
并波悉林將四個步兵方陣陣擺在中央前方,騎兵陣擺在了兩側和后面,一排六十多架拋石機,用來壓制唐軍擁有超遠射程的伏遠弩。
齊亞德在并波悉林身邊說道:“艾布大公要小心,唐軍的伏遠弩雖然沒有拋石機的射程,但精準度遠遠高過拋石機,還能發射一種具有相當威力的爆炸武器,其聲如雷,能起大火,唐軍故而稱之為猛火雷。
并波悉林胸有成竹地說道:“此事我早有應對,我將派出騎兵襲擾其步兵本陣,防止他們用伏遠弩抵近拋射。”
齊亞德又委婉地勸說:“大公的這個辦法雖然不是不可行,但唐軍人人皆配有弓弩,射程從遠到近均有,騎兵抵近騷擾可能會造成不小的損失。”
并波悉林沉聲說道:“打仗怎么可能沒有損失,只要我們利用好投石機的遠程優勢,利用騎兵襲擾防止敵軍毀壞投石機,敵人的損失將遠遠大于我方。”
……
李嗣業望向對面掩藏在軍陣中一排排高大的投石機,抬起馬鞭笑著對左右說道:“他們又把這大殺器帶出來了,這東西對付軍陣和固定堡壘非常有效,所以我們要采用靈活的打法。”
他說罷朝著身后的眾軍大聲喊道:“所有能上馬的都給我上馬,以團旅為單位進行襲擾,旅率和校尉都把旆旗給我插在肩后!瀚海軍和葛邏祿騎兵負責正面戰場上的襲擾,安西騎軍和臨時騎兵軍負責側面襲擾,四軍統率都要依據中軍的號令進行沖鋒和后撤,記住,不管對方是騎兵還是步卒,準備好你們手中的橫刀和弓弩!前進的時候放箭,迂回的時候放箭,撤退的時候也要放箭,敵軍陣型穩固的時候不要硬扛,也不要吝嗇你們箭壺中的箭矢!因為這將是威服大食軍的最后一戰!”
“喏!”三軍將士的喊聲如雷震動。
對面大食軍吹響了犀牛角,奴隸們推著一輛輛投石車開始向前行進,他們對這些大家伙的射程了如指掌,唐軍的中軍開始向后撤退,魚鱗陣前端的騎兵逐漸擴大分散,這種看似疏散的戰陣使得投石車的命中幾率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