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波悉林下令分陣列撤退,大食中軍的三個指揮官立刻撥馬揮動旗幟分割陣形,一個陣形抵擋,兩個陣形依次撤退,三個方陣之間始終保持一箭之地的距離,后陣穩住之后,前陣再往回撤。
后退的速度雖然較慢,但勝在穩固,督戰隊趁機將散落的潰兵用皮鞭驅趕重新結成方陣,這種小的方陣勝在撤退時靈活多變,只要不遇到復雜的地形完全能夠應付。瀚海軍和葛邏祿兩路騎兵尾隨追在后面,不斷用弓箭追殺襲擾,但由于敵方重步兵和重騎掩護,殺傷收效甚微。
李嗣業在后方手搭涼棚遠遠眺望,不由得稱贊道:“并波悉林好牛逼啊,前軍潰敗成這個樣子都能穩固陣形緩緩后退,讓我軍討不到便宜。”
他的話音剛落,身邊的將領們紛紛側目,岑參手握墨管,右手握著行軍方志的冊子,竟然難以下筆。他不得不嫌棄地側視著說道:“大夫身為兩鎮節度使,代天巡守,豈能說出如此粗鄙之語,這讓屬下如何下筆。”
李嗣業回頭含笑問他:“那依掌書記之意,我應該如何說?”
“吾觀并波悉林統軍之道,敗而不亂,亂而不潰,進退有據,真當世名將也!”
“對,對,我就是這么說的,你寫上去。”李嗣業指著本子說。
岑參無奈地嘆了一口氣,開始提筆補寫行軍方志。
監軍邊令誠在他的右側拱手恭維說:“如果這并波悉林是當世名將,那大夫是什么,豈不是百年不世出的將星!自大唐立國百年以來,周邊強敵惟有大食、吐蕃是也,能如大夫這般壯舉者,惟破突厥之軍神李靖,滅高麗之李績才能相提并論。”
李嗣業油然感到舒服,邊令誠不愧是從宮里出來的哈,這恭維人的本事真是爐火純青了。
“那里,那里,在下豈敢與軍神相提并論,況且這并非我一人之功,若非圣人做后盾鼎力護佑支持,將士用命,寧遠順義王和葛邏祿頓毗伽兩位盟友拔刀相助,你邊監軍為我傳信通報,還有各位幕僚出謀劃策,我們豈能有今日之勝。”
眾人在旁邊側過身來叉手道:“李大夫,坐鎮指揮,居中調度,當居首功。”
李嗣業連忙收斂意滿志得的情緒,越是這個時候越是要警惕自己,不要學蓋嘉運,也不要學高仙芝,得意容易忘形。
“現在談勝利還為時尚早,立刻傳令給田珍和頓毗伽葉護,追擊六十里后迅速撤回來,前后軍距離拉得太長容易被敵軍反制。”
……
越是穩固的陣形撤退時越是不容易維持,這種情形就像是一個受傷的牧人揮舞著棒子倒退著走路,身后是窮追不舍的野獸。野獸可以追得輕松寫意,虎視眈眈。但牧人的每一步倒退都要繃緊了神經,因為一旦出現閃失,就會把自己的薄弱處暴露在野獸的眼眸里,使其找到撲擊下嘴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