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憑欄俯視,遙望對面的勝業坊,屋頂錯落有致,有綠樹掩映其間,屋頂的泥煙囪中飄出渺渺的煙氣。興慶宮最大的好處是能夠遠遠望見平民百姓的生活,雖然不能加入到他們中間去,至少能夠感受到這些溫馨。
不經意間遠處有兩匹馬進入了他的視線,騎在白馬上的便是西涼郡王李嗣業,他抬手指著樓下笑道:“看,這不是李嗣業來了,楊釗與他應該是和解了,今日我獨在花萼樓設宴款待你們兩個,希望能夠解開你們中間的嫌隙,兩位賢卿合力守御大唐。”
安祿山神情很是乖巧地點點頭說道:“臣的心思是一直緊緊跟著圣人的,自然也要給圣人分憂,安祿山與李大夫同朝為官,上奏疏的事情是臣風聞而奏,實在是太不嚴謹了,稍后臣就向李大夫敬酒賠罪。”
“很好,”李隆基側頭看了看安祿山:“你知錯就改,朕很欣慰。”
他轉身對太監袁思藝下令道:“你立刻命人去打開花萼樓宮門,讓李嗣業上來,我們也入席吧。”
李嗣業騎馬來到宮門前,太監袁思藝手執拂塵站在門外,領著兩個宮宦上前叉手道:“奴婢見過西涼郡王,圣人已在花萼樓中設下宴席,請郡王跟我來。”
他翻身下馬點點頭道:“有勞袁公公了,請。”
馬匹由燕小四牽進了宮門內的馬廄中等待,李嗣業與袁思藝朝花萼樓的側殿走去,兩人沿著樓梯緩緩而上。
皇帝已經坐在陛階之上,面前的案幾上擺放著一些清涼的小菜,左右兩邊各設下了高腳案和胡床坐具。
“宣贊西涼郡王李嗣業進殿見駕。”
李嗣業入殿后快速前趨上前,單膝跪地叉手道:“臣李嗣業參見陛下。”
“快快請起,”李隆基抬手笑道:“你派人送來交泰殿搭建的丹堂已經完工了,朕很滿意。”
“謝圣人贊賞,嗣業喜不自勝。”
“好,快入席吧。”
李嗣業謝恩后站起,扭頭看見坐在左側的安祿山,嘴角露出一絲笑意點了點頭,轉身走到右側的席位上,安坐在胡床上。
李隆基贊許地說道:“朕命人把你從河西召來,一是為了表彰你進獻檀香木修建丹堂和華清宮貴妃湯中的檀香木湯池。這二來,是因為安祿山對此事不知情,胡亂參奏,為了以免你們這兩個股肱之臣互相生出嫌隙,朕特地在這花萼樓中設下酒宴,我讓安祿山給你賠不是。”
安祿山反應靈敏,立刻從胡床上站起來,端起案幾上的酒盞朝李嗣業笑道:“祿山平時心直口快容易說錯話,做事也是粗疏不夠嚴謹,一時誤會了李大夫,還請你寬宏大量,不要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