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業將所有部將召集在天水城內,召開了東進以來的第一場作戰會議,議事的場所是秦州刺史的府衙,暫時被他征用充當中軍轅門所在地。段秀實、封常清、田珍、臧希液、馬磷、白孝德、阿史那啜律等人依次進入廳中。
這些人根據職位高低自動落座在左右兩側,李嗣業坐在交椅上,雙手按著扶手說道:“今日叫你們前來,是跟大家統一一下戰略思想,日后我再做出什么作戰部署時,你們也就不那么難理解了。”
田珍聽得一頭霧水,開口說道:“大夫,什么是戰略思想?”
李嗣業皺起眉頭看了田珍一眼,對段秀實說道:“段將軍,你能理解什么是戰略思想,給他解釋一下。”
段秀實站起來朝眾人環視一眼:“戰略也可指謀略,軍略,將略,乃是放眼天下戰局的整體思路,思想就是想法了。諸葛亮在隆中對時提出三分天下便是戰略。大夫,不知我說的對不對。”
李嗣業點了點頭,抬手安頓他坐下,對眾人說道:“雖然你們只是聽從將令,習慣指哪打哪,當然,能夠做到指一堆吃一堆,已經算是出色將領了。但是我對你們的要求更高,戰場之上形勢瞬息萬變,軍令往來溝通不便,萬一你們和我聯絡不到的時候,就必須按照我的思路做出正確的判斷。將來進退受阻的時候多想想,如果李大夫遇到這種情況會怎么做,如果我們有了這種默契,自然遇戰無往而不利。”
眾將深以為然地點點頭。
“現在正式開會,我說的東西很簡單,其實就是不可動搖的原則,打仗的最基本目標就是保存自己,消滅強敵。你們記住,這個保存自己放在消滅強敵前面,就是要告訴你們保留實力最重要,如果你們實在做不到消滅敵人,也請務必做到前一個。避敵鋒芒你們總會吧,如果感覺打不過對手,該退就退,找個地方固守,或者去找能打過對手的人匯合。我可警告你們,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情,在我眼里也不算勝仗,別想著借此邀功。”
將領們互相對視一眼,嘴角或浮起笑容不說話。
李嗣業對坐在右側的岑參說道:“岑參軍,今后對各軍進行軍功評定的時候,要用斬殺的敵人數量減去自己的損失來算。其余譬如上陣下獲,下陣上獲一切照舊。”
“我們現在來說說我的戰略重心。過去我們在碎葉川,在蔥嶺,或在河西與吐蕃人打仗,多把攻城掠地當做最終目標。從今以后最終目標就更換了,那就是消滅敵軍有生力量,合力并勢,大創盡殲。安祿山所依仗者,不過是他在范陽經營十數載培養出來的十幾萬百戰悍卒,還有從原突厥手中招降過來的胡騎,這些才是他造反起家的資本,所謂的范陽老巢不過是個棲息地罷了。”
“有了這個認識你們再想想看,收復長安重要嗎?”
眾將有的點頭有的搖頭。
“很重要,但也不如消滅強敵重要,只要我們在一次次戰役中將安祿山這些精銳有生力量消滅殆盡,長安還需要我們絞盡腦汁去收復嗎?它自然會回到朝廷手中。所以對于我們來說也是,不要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我們所需要的是用十五萬顆頭顱來堆砌我們的勝利。”
將領們紛紛從胡床上站起,單膝跪地叉手道:“大夫決斷英明,我等深感佩服。”
李嗣業手執橫刀長立而起,對眾將開口說道:“既然大略已定,現在我宣布以段秀實的瀚海軍為先鋒,田珍率領跳蕩營和陌刀營在后,臧希液與中軍一起進發歧州扶風郡,次日攻克大散關占據陳倉。”
“不是,”田珍詫異地問道:“不是不在乎城地的得失嗎?怎么還要占據散關和陳倉?”
眾人發出了哈哈的笑聲,李嗣業也撫掌笑道:“我們不在乎,但是叛賊在乎,我們不弄出動靜來,如何引他們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