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反的那兩個一個胡人,一個漢人,都是最先擁有三鎮兵力,安祿山反得直接明白透徹。倒是李嗣業兜兜轉轉,一開始決心平叛,替朝廷收復長安洛陽,到頭來被摘掉兵權入長安,竟然還讓他稀里糊涂地跑出去反了,搞的就好像是朕把他給逼反了似的。
眼前的郭子儀和李光弼都在他提拔下起家,因為他李亨沒經歷過平叛,也不熟悉套路,導致中前期就給了這兩人司空和司徒等三公之位,也使得他們聲望逐漸飆升,但幸好他們掌握的兵力不算多。
李亨的腦子轉了一大圈,總算琢磨出點道道,安祿山和李嗣業最根本的原因是手握重兵,才致使他們產生了異志,如果他們從一開始都只是一鎮節度使,掌兵不超過五萬人,他們還能產生不切實際的造反大計嗎?
下方眾人抬頭驚疑地看著李亨目光中的流動,連呼吸的氣息都變得凝重起來。站在他側前方的李輔國瞄了皇帝一眼,也會心地選擇不說話。
皇帝抿嘴一笑,對郭子儀說道:“郭司空,朕知曉此戰不是你的過失,朕也知道任何人碰到這種無解之戰局,都不會比你做的更好,只是朝廷的規矩更大,朕也不能無端偏袒,朕要保留你的司空封號,留在長安歇息一陣子。”
郭子儀連忙惶恐地跪倒在地上,拜伏叩謝:“微臣叩謝陛下開恩。”
皇帝一眼望向李光弼,神色嚴峻了許多:“李光弼,你暫代郭子儀為天下兵馬副元帥、朔方節度使,主持河南防務,你的河東節度使交給王思禮,由他來主持河東防務,隴右節度使交給管崇嗣,其余各部節度使依然是原職。你們要以李光弼為主,配合他的指揮調度,若是他有什么指揮不到的地方,你們各自都有上疏參奏的權力,都可以向朕說明。”
皇帝說完后眾人齊齊陷入了沉默,剛才的這一番話中,依然透露出強烈的不信任感。如今北方各節度使手上的兵力并不充足,有的只剩下幾千,有些只剩下萬余,各自分散在河南關中河東這些個地方,就算加起來也不超過五萬人。在眼下的艱難時局,更應該把這些兵力集中在黃河以南一線上,由李光弼或郭子儀這樣能坐鎮一方的大將集中統轄,才能夠抵擋得住李嗣業所集結的十幾萬兵馬。
這場戰爭總的來說拼的就是原班人馬,也就是叛亂發生前的分布邊關的天寶十節度使,除此之外朝廷的中央軍不堪一擊,還有各道的團練使組織的鄉勇更不成戰斗力。以至于開戰之初,河北河南以及齊魯大地完全處于武裝真空狀態,使得顏家兄弟以及高仙芝只能花錢臨時征丁。
所以眼下有戰斗力的都是朔方、河東、河西、安西北庭這樣的戍邊兵馬。但是如關內節度使,河南節度使,淮西襄陽節度使這些新創立的兵鎮,麾下皆是從當地百姓中抽丁強征而來,甚至有許多士兵不作戰的時候必須戴枷,否則他們就會從軍中跑掉,這樣的軍隊何來戰斗力可言?
……
朝廷的公文通過驛站傳遞到魏州,從飛騎傳來的圣旨上只是讓李嗣業擔任河北節度使,卻拒絕了他任河南節度使的要求。這條消息所透露的潛臺詞是我不允許你從黃河以南征收糧草。他現在所占據的河北三州受戰爭破壞太過嚴重,百姓民不聊生,無力供應軍隊,若無河南等地供應糧草,北上討伐史思明這么一個個城池敲過去,沒有足夠的后勤越深入敵腹地越危險。
之前李嗣業命令田珍和燕小四率領河西軍北上進攻洺州,破洺州后又進攻冀州信都,卻受到不小的阻力,叛軍將領張忠志堅守城池,即使有火炮的助力也有很大困難。
當他決定親自帶兵北上之時,幕僚徐賓站出來勸諫道:“主公,卑職認為幽燕之地不可攻。之前主公用黃雀在后之計擊潰了朝廷十幾萬和史思明七萬人馬,獲得大量輜重俘虜,兵力暫時雄壯。但這只是表面上的,我們尚未真正消化吸收。主公且不說打敗仗,但凡有半點的受挫,這些就人就會以散漫逃竄方式回到原來的陣營。”
“況且幽州涿州營州等地是安祿山多年經營的老巢,必然城池堅固,而且他在城中囤積了大量糧草,如果史思明選擇固守城池以逸待勞,就算我們到時候拿下幽州,也必然損失慘重,豈不是讓朝廷做了潛伏在背后的黃雀?”
李嗣業捏著下巴思慮道:“史思明根基尚淺,在幽燕之地的影響力和控制力尚不如安祿山,但若等他依靠搶來的錢財扎穩根基,我們將來要拔除幽燕藩鎮這棵毒瘤恐怕就要艱難了。只是我若不北上,難道南下進駐河南洛陽?但洛陽比起關中和幽燕都無險可守,含嘉倉中的糧食只消耗不補充,恐怕也已經所剩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