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城之前郭子儀給連著給皇帝上了三封奏疏,一封是要求朝廷再次招降史思明,招降之后命他南下進攻李嗣業收復洛陽,如果史思明有足夠的野心,這一招應該能夠奏效。第二道奏疏要求皇帝下旨命令河東節度使鄧景山帶兵南下潞州蒲州,防止李嗣業派兵從井徑口入河東,從黃河上游的蒲津渡和龍門渡強襲關中,第三封奏疏是下旨命令駐守南陽的魯炅北上夾擊洛陽。
這三道奏疏得到了李亨的準許,一旦奏效李嗣業就將腹背受敵,最終將敗亡中原。當然這一切的前提就是他能夠在潼關堅守幾個月,他相信以潼關的堅固程度絕對可以。
郭子儀進入潼關后,李光弼黯然引退,兩人在城門口相遇后相互行禮致意,雙方的目光中交換幾許復雜神情。
潼關走馬換將,城頭上懸掛的李字大纛旗自然要換。大將仆固懷恩見昔日的老上司回來重掌大權,親自登上瞭望臺拔旗更替。
郭子儀上前去制止了拔旗的仆固懷恩,并對身后的眾將說道:“潼關換將,定然會引起李嗣業的警覺,也會使他改變戰略,我們不必換旗,讓他誤以為現在駐守潼關的仍然是李光弼,將他牢牢地吸引在城池中。”
……
李嗣業親率大軍集結在靈寶縣,炮營和糧草輜重也已經集結完畢,除去每日派人在關前挑戰外,又親自將段秀實和徐賓叫來,準備讓他們率飛虎騎從井徑口入河東攻陷上黨,再攻克蒲州,從蒲州的津浦渡過河進入關中,內外夾擊潼關。
然而形勢突然發生了轉變,這轉變來源于掛在潼關城頭上的一具尸體。
他當日正在軍帳中給段秀實講述進攻路線,李崇豹突然掀開簾幕闖進大帳,跪在地上滿臉淚水道:“阿爺,阿爺!”
李嗣業頗為不悅,瞪著兒子說道:“身為男兒無論發生什么事情都不該如此慌亂,為何私闖我的軍帳,出了什么事情?”
“阿爺,你快去看看,大哥,他被掛在了城墻上!”
李嗣業立刻起身踏出大帳,呼喚親兵備馬,翻身騎上朝潼關城門前奔去。
他頂著刺目的陽光抬眼望去,李崇云被黑色的鐵鎖鏈吊著脖頸,肌膚青黑干癟,好像是被生石灰給腌制脫水了。
怒意在他的胸中翻騰,雙手死死拽著馬韁,馬兒也因為他的強拉而疼痛得躁動不已,在城門前來回跳躍。
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宦官專權,我率軍勤王,為何殺我子嗣?”
城樓上依然掛著李光弼的大纛,魚朝恩和程元振兩個太監卻手握弓弩從女墻后面探出頭來,恣意又瘋狂地笑道:“李嗣業,看看這是誰,他本來是大唐的駙馬,但因為攤上一個叛賊父親,就落到了這么個下場。等我們抓住你這個叛賊之后,我們要把你斬斷成兩截也掛在潼關城墻上,讓經過這里的封疆大吏節度使們瞧瞧,覬覦大唐鼎器的人終將死無葬身之地!”
魚朝恩回頭看了看關下大營中郭子儀的大帳,突然想起一個聰明的花招,高聲笑道:“李嗣業,殺掉你兒子是郭司空的手筆,他老人家出師之前,用你兒子的血來祭旗祭天!如此老天爺就會保佑我們,把你和你的余黨盡數清除。”
李崇豹跟在父親身后大吼一聲,將手中的角弓拉開朝城頭上射去,兩個太監嚇得慌忙蹲到女墻下,箭矢從他們的頭頂上掠過刺入身后的立柱中。
“叩關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