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將目光投向養子李崇豹,征詢地問道:“豹兒就率八千兵卒留在蒲津渡如何?岑夫子也留下來輔佐你。”
李崇豹躬身說道:“孩兒遵命。”
李嗣業又道:“讓你留在蒲津渡,并非只是按兵不動,也需要暴露一些蛛絲馬跡給唐軍。你白日時龜縮蟄伏,夜晚便率兵出來活動,在黃河灘頭弄出一些火把動靜。”
“父親放心,孩兒自當用心照辦。”
他囑咐了兒子之后,當夜便召集大軍出發,火光照耀得黃河河面如波光在月色下蕩漾,對岸的唐軍斥候看到了這一情形,便報告給了正在大帳中躊躇不決的副元帥郭子儀。
郭子儀聞言而驚,連忙揮手說道:“引我過去看。”
他與魚朝恩一同前往黃河岸邊,遙遙望見有萬千閃耀的火把結成隊伍沿著黃河朝上游而去。
魚朝恩面露喜色說道:“李嗣業大軍動了,他這是要北上龍門渡,從龍門渡黃河入關中。郭司空,我們也應當立即出發前往龍門渡口增援堵截。”
郭子儀低頭沉吟,抬起手掌說道:“魚中使稍等,河西軍的動靜這般明顯,雖是夜間出發也算是大張旗鼓,李嗣業素來行事周全,絕不可能出這么大的紕漏。”
“那依司空所見,我們該如何行事?”
“立刻命人給仆固懷恩傳信,提醒他李嗣業已率部北上,讓加緊修建工事,嚴整以待,并且沿河設下哨探,時刻監視河西軍的動向,并隨時將變化向我通稟。”
魚朝恩雖對郭子儀的判斷不能茍同,但他知道如今的形勢,容不得半點差錯,也怪不得郭子儀如此謹慎多疑了。
傳令兵騎快馬從蒲津渡大營迅速趕往龍門渡,報告給了在此地駐守的朔方節度副使仆固懷恩。仆固對郭子儀的話自然奉若圭臬,命人沿著黃河加緊修建瞭望臺,并且時刻注意河東岸的動靜。
夜色靜謐時分,唐軍兵卒登在瞭望臺上遙望遠處,影影綽綽地瞧見遠處黃河灘頭處,有無數火把往上游處行進,甚至馬蹄的聲音都能夠從河水中傳過來,刀槍凌厲的鋒刃也似乎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
瞭望臺上的兵卒們膽戰心驚,他們立刻連夜騎快馬趕往龍門渡大營,將這一消息報告給仆固懷恩。
接連不斷有消息傳來,都明確地預示了河西軍把多數兵力北調,即將集中力量進攻龍門渡。仆固懷恩心中也有疑惑,但他理智地沒有把自己的判斷當做軍情發給郭子儀,而是以一封長信把所有細節全部告知郭司空。
郭子儀自從接到這封信后,他的額頭就沒有舒展過,常常在營帳中踱步苦思。李嗣業素來詭詐,如今李光弼也投到了他的麾下,他的計策絕不會如此簡單,簡單到連仆固懷恩這樣的粗人都產生了疑心。
根據仆固懷恩的來信,縱觀河西軍在黃河沿岸的所作所為,其中有很大的疑點。如果李嗣業真要率大軍北上龍門渡,又不想讓他們知曉,只需遠離黃河河岸行軍,像現在這樣做不過是掩耳盜鈴,他絕對不會犯這樣的錯誤。
郭子儀已在心中得出結論,李嗣業所謂的北上龍門渡不過是虛晃一槍,疑兵之計。他的主力根本沒有離開蒲津渡和蒲州城。如果自己沉不住氣,在他的誘使下也將大部分兵力調往龍門渡,關中將淪陷敵手,大唐也終將黯淡。